-
馬正業
北京朝陽醫院腎內科 心內科 不孕不育 消化科 腫瘤科 心腦血管 內科肝膽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傳染性疾病等內科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B超引導下無水酒精硬化治療肝臟腫瘤、肝囊腫、腎囊腫等疾病
-
趙天豫外科副主任醫師
北京朝陽醫院中醫科 外科 心內科 心腦血管 內科趙天豫,女,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學習工作經歷:從事中西醫綜合內科治療及涉外醫療工作18年,在內科多種常見病及疑難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專業特長:擅長中西醫綜合治療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研究方向為肥胖、代謝綜合癥的早期防治,糖尿病及并發癥的中西醫綜合治療,糖尿病的心理研究及糖尿病異常心理干預,睡眠障礙等。曾參與完成多項國家課題發表專業論文多篇。《糖絡并治肥胖2型糖尿病前期、早期的理論與應用研究》曾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
-
華傳金外科副主任醫師
北京朝陽醫院中醫科 外科 心內科 內科華傳金,大學本科學歷,醫學碩士學位,副主任醫師。學習工作經歷:1991年7月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1991年8月至今一直在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內科工作,有20年臨床經驗。期間2001年至2004年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完成中醫內科專業在職碩士研究生的學習,獲得醫學碩士學位。專業特長:擅長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發癥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擅長內科疑難雜證、外感熱病(急慢性感染)的中醫治療。臨床研究方向是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麻木、疼痛、發涼或燒灼感、游走或蟻行)和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出汗異常、下肢水腫、腹脹燒心便秘、夜尿頻多或排尿困難、心悸等)。參與科內多項科研工作,“糖絡并治肥胖2型糖尿病前期、早期的理論和應用研究”曾獲2006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多次被評為年度中日友好醫院優秀教師。
-
李愛國外科副主任醫師
北京朝陽醫院腎內科 中醫科 心內科 心腦血管 內科李愛國,主任醫師,教授。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全國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學習工作經歷:從事臨床醫療工作21年余,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專業特長:擅長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胃輕癱、糖尿病合并感染等)的中西醫結合診治;同時,側重代謝綜合征的研究,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肥胖癥(減肥)、高血壓病、血脂紊亂、失眠、痛風、慢性腎病、慢性胃病、泌尿系結石、女性月經不調等疾病及雜病。治療上強調疏肝解郁,調暢氣機;補益脾腎,調整臟腑功能;活血化瘀通絡等原則,崇尚“治未病”、“中醫整體觀”、“天人合一”及“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善于采用個體化方案治療糖尿病,致力于降低“血糖難控因素(如失眠、便秘、情緒波動、急慢性感染、急慢性疼痛、月經不調等)”,提高患者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糖尿病各項指標控制在理想范圍,保護胰島功能;同時盡量減少西藥用量和種類。密切關注糖尿病并發癥,對無并發癥患者,采用中藥干預治療,預防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對有并發癥患者,采取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多種形式綜合治療,重在延緩并發癥
-
張洪春外科副主任醫師
北京朝陽醫院中醫科 心內科 內科張洪春,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日友好醫院干部保健辦公室主任,中日友好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醫學倫理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肺病學學科帶頭人,傳染病重點研究室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主任委員,博士學術研究分會常委兼秘書長,內科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北京中醫藥學會第二屆肺系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為國家自然基金委中醫中藥學科評審專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評審專家、科技部火炬項目評審專家、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專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第四屆編輯委員會委員等。學習工作經歷: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師從于著名中醫學家焦樹德教授、晁恩祥教授,致力于中醫藥防治肺系病的臨床研究工作,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肺心病等肺系常見病的臨床與研究中,積累了較豐厚的經驗;在哮喘病(咳嗽變異型哮喘)的治療中,應用疏風解痙法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在肺系病的治療中,重視緩解期的整體治療。主持國家級、部級、院級的課題主要有10項,參加科研課題有4項。主持的國家科委(科技部)項目有:黃龍舒喘顆粒劑治療哮喘病的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名老中
-
程志強外科副主任醫師
北京朝陽醫院兒科 呼吸科 心內科 消化科 腫瘤科 心腦血管 內科結直腸癌、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的規范化治療;應用中藥對腫瘤患者的術后調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減少并發癥等方面有豐富經驗;使用氬氦刀微創冷凍消融治療晚期腫瘤;應用中藥及針灸對呼吸、消化、兒科、內分泌、免疫系統疾病以及痛經、不孕癥、心腦血管疾病療效顯著。
-
崔勇外科副主任醫師
北京朝陽醫院皮膚科 心內科 男科 白癜風 性病科 內科崔勇,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級百千萬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現任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病與性病科主任、科研處處長、疑難重癥皮膚病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助理兼PI。兼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會全國委員、數字皮膚病學亞學組組長、中國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分會青年委員、衛生部臨床路徑專家委員會專家、《中華皮膚科雜志》、《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實用皮膚科雜志》、《國際皮膚病學雜志》編委。學習工作經歷:1996年畢業于皖南醫學院,2006年畢業于我國皮膚病學國家重點學科——安徽醫科大學皮膚病研究所,2011-2012年在美國梅育醫學院、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訪問學者。從事皮膚病與性病學醫療、教學、科研工作19年。專業特長:常見皮膚病(如銀屑病、白癜風、紅斑狼瘡)與性病的診治、罕見及疑難皮膚病(如進行性對稱性紅斑角化癥、遺傳性大皰病)的臨床及基因診斷、皮膚病數字化診斷及遠程醫療等。主要研究領域:為遺傳性皮膚病和皮膚病數字化診斷學,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973項目課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