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藏醫院成立于1980年,是青海省最早成立的一所州級藏醫院,在歷屆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援建上海市的大力幫扶下,在首任卡洛院長的兢兢業業努力下,1993年成立了果洛藏族自治州藏醫藥研究中心以醫院為基地,2013年評審為二級甲等果洛藏族自治州藏醫醫院,2018年果洛州藏醫藥文化博物館掛牌,博物館不僅陳展了我院發展中的歷史見證和彌足珍貴的藏醫藥文化,更是民族團結進步的窗口。 時光傾吐芬芳,歲月如墨留香。果洛州一代又一代的藏醫人,把青春和夢想揮灑在這片土地上。在幾代人跋涉、求索、耕耘,緊密合作,團結奮斗,藏醫院凝聚了一批批醫務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從當年的帳篷醫院,在櫛風沐雨中一路走來,如今醫院已經發展成為集藏醫醫療、科研、教學、文化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藏醫醫院、“全國中醫藥系統創先爭優先進集體”、“青海省名院”、“全省文明單位”。醫院總占地面積47811.5 平方米,固定資產達到1.3億元。醫院核定人員編制34人,醫院現設有16個臨床醫技科室和職能科室,編制床位200張,實際開放床位98張。藏醫藥研究中心秉承“傳承、創新、發展”的理念,繼承傳統經典藏藥的研發、古籍文獻的整理和藏醫藥文化的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科研工作。醫院現有院內制劑367種,其中取得省級制劑批號的103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批準文號的藏藥5種。這5種藏藥的傳承譜系是:熱文·都炯多杰傳授于貝察·白貢,貝察·白貢傳授于那曼巴·夏智、那曼巴·夏智傳授于阿克班瑪洛,阿克班瑪洛親傳于東杰,這一脈相傳的秘方制劑有“藏王補腎丹”“腦神寶丸”“清肺丹”“雪山胃寶”“肝泰康”等經典方劑。東杰院長在繼承班瑪洛傳統秘方的基礎上努力鉆研探索,成功研發出了“咽喉消炎丸”“頭痛丸”、“消食利膽丸”“二十九味紅景天”“雪域纖美膠囊”“雪域壯骨膠囊”“雪域養顏膠囊”等藏藥新制劑和特色保健品,極大的豐富了藏醫臨床用藥結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藏醫灌頂傳承的教學方式如有源頭活水流傳至今,藏醫歷史浩如煙海,在萬千星海中有兩顆璀璨明珠,他們是果洛現代藏醫學泰斗堪倉·周嘉和達拉諾布兩位藏醫大師,在兩位大師浩如繁星的眾多弟子中有久美圖旦柔貝多杰、伏藏達拉諾布、伏藏扎西朋措、佐嚓·阿吾尕洛、堪布布達、上師才保等入室弟子,他們得到了兩位藏醫泰斗《玉妥心法》《秘要命決》《秘要補缺》《秘訣實踐匯編》等諸多藏醫經典的灌頂與傾囊傳授。 藏醫藥研究中心成立后進行搶救、挖掘、整理、出版了堪倉·周嘉大師藏醫藥論著16部,以及達拉諾布大師的諸多論著和果洛地區的藏醫藥古籍文獻共計50余部,此外,研究中心藏醫歷算師佐嚓·阿吾尕洛編著的《果洛藏醫歷算史》、東杰編著的《藏醫脈診學》、桑德才讓編著的《醫師教言心髓匯編圣人教言》等具有一定社會反響的藏醫學專著近20部。期間還出版發行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德昂灑智體書法手抄版《四部醫典》,編輯整理彩繪《四部醫典》曼唐103副和《堪倉藏醫大師文集》曼唐147副,這些既有收藏價值又有研究價值的手抄本和彩繪曼唐僅為我院獨有。 我院經過近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古籍文獻的整理、經典藥品的研發等方面所做出的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其中藏醫大師強巴赤列、藏醫大師措如·才郎、堪布久美朋措和貢唐·丹貝旺旭等親臨我院參觀給予了高度贊譽并親筆題詞嘉勉。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族醫藥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為了有效繼承名老藏醫專家的學術思想和醫技醫術,帶動和培養更多的優秀藏醫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我院開展“卡洛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青海省衛健委授予我院開展“青海省第二批卡洛名醫工作室”及“青海省名醫桑德才讓傳承室”等項目的建設。 “醫之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得”。一代代果洛藏醫人,始終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不斷提高醫護質量,全方位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宗旨,牢記“仁愛精誠,鑄就大醫精神;繼承創新,再譜藏醫詩篇”的院訓,堅定不移的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的執行省州委決策部署,為實現“健康果洛”目標,打造果洛健康生活目的地,服務群眾,砥礪前行,執著傳承發展藏醫藥事業。 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團結一心、繼承創新,腳踏實地把藏醫院建設成為果洛特色優勢突出,省內領先、國內知名、醫患和諧、成果共享、標準規范的現代化綜合性二級甲等藏醫院,為創造果洛州藏醫院更美好的明天,為保障果洛人民的健康而努力奮斗!...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