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門診部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門診部是一所中等規模的口腔專科醫療機構,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的分支機構。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建立于1941年,由于發展需要,醫院于1985年搬遷至海淀區白石橋路38號,簡稱“總院”,舊址改名為“分院”。 2000年,“分院”更名為“門診部”。門診部現有醫療面積7200平方米,診椅123臺,職工360余名,分為牙體牙髓、牙周、修復、正畸、兒童口腔以及頜面外科六個專業科室,以及特診科、綜合科兩個綜合診療科室。在總院的統一管理下,門診部醫教研防工作全面有序開展。 門診部在美學修復、全瓷修復、CAD/CAM修復、種植修復、顯微根管治療、兒童牙科全麻治療、無痛拔牙、心電監護拔牙、數字化放射診斷等領域的治療水平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全國率先實施“一人一機”醫療模式,有效控制醫院交叉感染,是衛計委口腔交叉感染控制示范單位。 門診部同時承擔北大口腔本科生理論和臨床教學、研究生臨床教學、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臨床教學、海外醫師畢業后培養臨床教學以及來自全國各地進修醫師的教學培養等多種教學工作,每年還會舉辦十余期國家級、學會級繼續教育課程;門診部多年來選拔了一批批有較強科研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出國研修。并有30余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青年基金和校級、院級項目的支持;門診部還承擔著為社區大眾提供科學知識普及、預防醫療等任務。 門診部將堅持不懈地弘揚北大口腔“精醫濟世”的精神,努力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更親切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第三門診部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第三門診部始建于2003年,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的分支機構。<br> 門診部秉承“厚德尚學,精醫濟世”的院訓宗旨,以高尚的醫德醫風、優良的醫療技術服務于患者。<br> 三門診為患者提供口腔的綜合治療服務,即一位口腔綜合治療醫師可以滿足患者對于牙體、牙周、外科、修復等口腔治療的需求,極大地方便了患者。<br> 醫療項目:牙體、牙周、外科、修復、兒科、正畸、種植<br> 醫療特色:舌側及無托槽隱形正畸矯治、顯微根管治療、CEREC全瓷即刻修復、冷光美白、種植牙、種植機和超聲骨刀輔助拔牙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治療等等。
預約掛號
-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第五門診部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第五門診部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的分支機構。 第五門診部成立于二○一一年十一月。其前身曾是北京一間高級民營口腔診所。為了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為更廣大患者共享,實現方便更多患者的區域性服務,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的關懷、支持下,經過整合,實現了一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開掘并拓展了新型資源的嶄新的門診部。 第五門診部以口腔臨床醫療為主,特色專業包括牙體牙髓、兒童口腔、口腔修復、口腔種植、口腔正畸及顯微牙科等。尤其注重為患者提供預診服務,為每位患者制訂適宜的全面診療方案,同時提供特別便利的診療方式和流程。 第五門診部位的醫療隊伍由富有臨床經驗的中年醫師組成。 第五門診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吉慶里,毗鄰政務區、使館區、商務區、商業區和娛樂區,交通便利。 第五門診部設備、設施一流,診療區域體現以人為本,環境安靜、舒適。 第五門診部以患者為中心,是一個全新的服務型醫療機構,不斷滿足各階層人群對口腔保健的需求。
預約掛號
-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第四口腔門診部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第四門診部診療面積為860多平方米,有17臺牙科綜合治療臺。現有醫護人員22人全部來自總院,以口腔臨床醫療為主,特色專業包括口腔種植修復、顯微牙體牙髓治療、常規口腔義齒修復、口腔正畸及牙周治療等。擁有三維數字影像CT,根管顯微鏡等先進的醫療設備,采用最先進的可視消毒室。第四門診部實行預約就診,采取多專業、跨領域多學科會診,為每位患者制訂適宜的全面診療計劃和方案,減少患者就診次數,縮短診療時間,提供一站式服務。
預約掛號
-
北京市順義區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原順義區中醫醫院)始建于1985年11月,是順義區唯一一所公立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承擔著順義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基層指導任務。1995年被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評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1996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示范中醫醫院”,是北京市醫保定點醫院。 ??? 醫院為北京市順義區衛生系統改革試點單位,2012年12月27日,北京市順義區中醫醫院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簽訂合并重組意向書。2013年7月26日,北京市“公立醫院托管”改革試點啟動,順義區中醫醫院成為首批托管合作試點,由北京中醫醫院托管,順義區中醫醫院增加名稱為“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合作共建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框架協議正式簽訂。2013年11月11日,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標志著兩院進入深入合作階段。 ??? 醫院現占地面積1.7萬余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開設床位300張,日均門急診量2000余人次。擁有在職職工727名,其中正副主任醫師46人,國家級名老中醫1人,市級名老中醫4人。 ??? 醫院設置傳統醫學特色診療中心、中風科、心內科、急診科、呼吸科、婦產科、普外科、血液透析科等21個臨床科室,建設有4個市級名老中醫工作室。經過多年的專業發展和專科建設,醫院現為市級首批基層中醫藥學科團隊基地建設單位,針灸理療康復特色專科獲批為國家農村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中風專病獲批為國家農村中醫特色專病建設項目,中風專科獲批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中醫專科,心內科獲批為北京市第三批重點中醫專科,康復科獲批為市級“十二五”重點中醫專科建設項目。 ??? 醫院設有檢驗科、放射科、功能科、超聲科、病理科等醫技科室,擁有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彩色超聲診斷儀、醫用診斷X射線系統、彩色超聲診斷儀等大型的檢查診療設備。 ??? 在打造現代化綜合醫院的同時,我們擁有一支以中醫為主的專業技術骨干隊伍。有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1名,學術經驗繼承人2名;有北京市中醫藥“星火傳承3+3工程”基層老中醫傳承工作室4個,老中醫藥專家4名,學術經驗繼承人8名;有北京市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2名;有北京市中醫藥人才“125計劃”3人。獨立承擔市級科研項目(局基金)8項;承擔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醫療管理集團科研交流與合作項目2項;承擔區科技計劃項目12項;與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合作項目7項。 ??? 根據《順義區“十二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將全面啟動遷建工程,新院座落于順義新城-馬坡,總用地10公頃,建設用地7公頃,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擬開設床位800張。建成后,將是一所具有三級醫院標準的現代化中醫新院,到“十三五”末,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醫、教、研等綜合水平將提升至與北京中醫醫院同等水平。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解放軍93462醫院三級甲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93462醫院始建于1954年,是一所以性傳播疾病為重點,集醫療、體檢、保健、預防、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專科性醫院。醫院以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為主要研究方向,以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科學規范化的管理,全方位的服務,致力于建設全國一流的濕疣皰疹治療中心。醫院始終堅持“科技興醫,質量建院”的方針,是北京重點建設學科,北京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臨床新技術應用定點單位。
預約掛號
-
北京市延慶區婦幼保健院
婦幼保健院始建于1978年,稱婦幼保健站,1985年改為所,1999年6月遷入新址改為院。自成立以來普及了新法接生,開展了婦女病普查普治,實現了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規范了助產工作和計劃生育技術工作,對出生缺陷進行了監測與干預,創建了愛嬰醫院、愛嬰縣,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得到了根本好轉,出生人口素質顯著提高。反映全縣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敏感指標,嬰兒死亡率、產婦死亡率、出生嬰兒缺陷率分別由80年代的46‰、2.15‰、23‰,下降到了1998年底的8.3‰、0.55‰、13.8‰。 婦幼保健院臨床工作原以門診業務為主,1999年9月1日遷入新址,開始收住病人,今后發展方向是臨床與保健相結合,以婦產科為主導,設立新生兒搶救中心,爭創婦產科、兒科領先地位,逐步形成自身特色,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態度,實行科技興院,堅持“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刻苦鉆研,銳意進取、真情奉獻”的工作準則,使保健院成為全縣婦女兒童的健康之家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總隊第三醫院三級甲等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總隊第三醫院,(簡稱武警三院)醫院創始于1949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國家公立醫院,建院63年以來,醫院始終堅持以“院有重心、科有特色、醫有專長、術有專攻”為該院理念,秉承“姓軍為民、服務社會”的服務宗旨,堅持科技興院、技術建設,科研水平成果顯著,著力打造“質量上乘,服務一流”的醫院品牌,進一步加強人才建設和學科建設,建立全國腫瘤免疫治療中心,實現了醫院新的跨越,多次參與國家及地方科研項目,并取得豐厚碩果。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三級甲等
公開資料顯示,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北街,和月壇公園、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毗鄰,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及教學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北京市首批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成員,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知名醫院建立了穩定、良好的技術協作關系。曾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評為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先后兩次榮立集體二等功。 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擁有14層醫療病房大樓,冷暖中央空調控溫,內部基本醫療設施達市內醫院一流水平。醫院現設床位400張,臨床開展了心血管、血液、腎病、呼吸、消化、內分泌、神經內科、老年病專科、普外、泌尿、肝膽、創傷骨科、骨病、脊柱、胸外、心外、神經外科、婦科、口腔、眼、耳鼻喉、皮膚、中醫、頸肩腰腿痛專科等學科及專業。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創傷骨科、微創外科、肝膽外科、介入治療中心、針刀治療中心、老年病專科為重點科室,在社會及武警部隊內有一定影響。院內設有“120”、“999”急救中心定點急救站,可24小時提供危急重癥急救服務。 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裝備有德國西門子高速螺旋CT、美國GE大型C型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西門子數字胃腸X光機、飛利浦1200mA X光機、柯達CR機、全院化PACS系統、GE ViVi-7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德國耶格MS肺功能檢查儀、強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ALLGAIER系列內窺鏡(胸腔鏡、椎間盤鏡、關節鏡、膀胱鏡、鼻竇鏡及其它內窺鏡)、體外震波碎石機、紅光治療儀等價值近1億2千萬元的儀器設備。手術室為層流潔凈手術室,內部設施及潔凈度居國內先進水平。 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始終堅持“科技興院、質量建院”的方針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方向,堅持走“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學科發展之路,注重培養和引進人才,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持續改進和提高醫療質量,醫療技術、醫院管理等方面均達到了較高水平。現有高級職稱35人,中級職稱86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59人。在射頻消融、經皮冠狀動脈成形加支架、心臟瓣膜置換、冠狀動脈搭橋、關節置換、脊柱矯形、腹腔鏡手術、直腸癌根治、全胃切除、肝葉及肝部分切除、高位膽腸吻合、危重病人搶救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預約掛號
-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二級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暨北京民族醫院)始建于1992年,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行署聯合創建。1998年經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文,決定把北京藏醫院擴建為一所“以藏醫為主,多民族醫為一體,民族醫、中西醫結合、醫教研結合的國家級民族醫療機構”,并于2000年在亞運村異地擴建,2002年竣工遷入現址。 北京藏醫院建院以來,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各部委局的關懷與指導下,不斷發展壯大。目前醫院占地面積22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00張,開設藏、中、西醫8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和4個住院病區。其中藏醫心腦病科、藏醫胃腸病科為特色專科,藏藥浴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醫院配有現代化的診療設備,包括進口MRI、全數字化X線攝像系統、多層螺旋CT、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同時醫院已啟動PCR實驗室,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北京藏醫院在建設與發展中,注重臨床、科研和教學緊密結合,充分利用首都的科技與人才優勢,不斷提升民族醫藥內涵,并與國內外十幾家科研機構建立了協作關系,在藏醫臨床研究、文獻研究、藏藥研究、藏醫醫技醫法搶救與整理方面成果顯著。已完成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部級項目數十項,2項科研成果已獲得國家專利,發表民族醫藥專業論文數百篇、專著十余部,目前正在穩步推進財政部項目“藏醫心腦血管臨床和民族醫技醫法傳承及新藥開發研究”。完成北京市名老藏醫藥專家師帶徒工作,連續舉辦十一屆“全國藏醫藥高級研修班”和數屆國際藏醫藥培訓班。我院是成都中醫藥大學、青海大學藏醫學院、西藏藏醫藥大學的教學實習醫院,中國民族醫藥協會、北京市中醫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民族醫藥協會醫師分會會長單位,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托申報單位。我院于2021年與山南市藏醫醫院和西藏甘露藏藥產業集團分別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了藏醫醫聯體和西藏藏醫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促進了藏醫藥事業發展和繁榮,服務健康中國戰略。 北京藏醫院秉承“繼承、創新、和諧、精誠”的院訓,發揮自身地處北京的區位和行業優勢,推動藏醫藥和民族醫藥的挖掘傳承和研究創新,服務首都各民族群眾,服務西藏及涉藏重點省。致力于為政府提供政策性建議、推動民族醫藥法制化進程,已經成為落實民族政策、傳承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培育人才的重要平臺。
預約掛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