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區域:

全部

北京市 昆明市 上海市 武漢市 成都市 廣州市 貴陽市 南京市 南昌市 西安市 天津市 沈陽市 濟南市 鄭州市 石家莊市 唐山市 秦皇島市 邯鄲市 邢臺市 保定市 張家口市 承德市 滄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太原市 大同市 呼和浩特市 烏海市 鄂爾多斯市 巴彥淖爾市 烏蘭察布市 長春市 哈爾濱市 無錫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蘇州市 揚州市 杭州市 寧波市 合肥市 福州市 泉州市 青島市 淄博市 棗莊市 東營市 煙臺市 濰坊市 濟寧市 長沙市 深圳市 汕頭市 佛山市 湛江市 肇慶市 中山市 南寧市 柳州市 海口市 三亞市 重慶市 蘭州市 西寧市
科室類型:
全部 婦科 男科 皮膚科 白癜風 生殖感染科 心腦血管 癲癇 肝病科 精神心理科 腫瘤科 泌尿外科 不孕不育 試管嬰兒

產科

風濕免疫科 牛皮癬 眼科 骨科 胃腸科 肛腸科 神經外科 甲狀腺科 耳鼻喉科 整形美容 消化科 性病科 中醫科 婦產科 兒科 呼吸科 心內科 口腔 乳腺科 介入科 神經內科 普外科 周圍血管科 心血管內科 胸外科 營養科 超聲科 血液科 西醫乳腺外科 西醫婦科 內科 腎內科 腋臭科 外科 矯形外科 腦科 輔助生殖 干細胞 銀屑病 其他科室
象山縣第一人民醫院(寧波市第四醫院)

象山縣第一人民醫院(寧波市第四醫院)三級

  象山縣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938年,為象山縣規模最大,集醫、教、研為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是象山醫療中心和急救中心,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合作醫院,浙大附屬一院、二院協作醫院,并先后獲得省綠色醫院、省平安醫院、市文明單位、市行風建設優勝單位和先進單位、市公共衛生應急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br>   醫院幾經易址,于2003年6月28日遷入象山港路新址。醫院新大樓占地面積180畝,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按三級醫院標準設計建造,目前實際開放床位800張。醫院現設18個專科病區,40余個專家專科門診,擁有浙江省縣級醫學龍頭學科2個(消化內科、放射科),寧波市縣級醫學龍頭學科1個(肝膽外科),縣重點學科5個。醫院現有在職職工1043人,衛生技術人員878人,其中高級職稱99名,碩士及碩士以上學位22名,象山名醫6名,縣級學科帶頭人9名,縣級業務骨干18名。近五年來,醫院共有12個科研項目獲得廳局級立項,獲得廳局級科研成果獎1項,縣科技獎6項,共主辦省級繼教項目6項目次。醫院擁有1.5T超導型核磁共(MRI),十六排螺旋CT,數字血管減影造影機(DSA),計算機X線成像系統(CR),C型臂X光機,含有DSA功能的800mA搖控數字胃腸機等一大批先進儀器設備。<br> 近年來,醫院按照“規模適度,做精做強,穩健經營,橫向協作,滾動發展”的總體思路,突出“科技興院、人才立院、質量建院、管理強院”四大戰略重點,推進醫、教、研的同步發展。‘十二五‘期間,醫院將以JCI認證和信息化建設為抓手,以提升三級醫院規范管理為主線,加快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推進醫療、教學、科研的同步發展,全面提高醫院的綜合競爭力,構建有區域特色、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為推動象山乃至寧波地區醫療服務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預約掛號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龍江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龍江醫院)二級

龍江醫院始建于1953年,新龍江醫院投資近3億元,于2011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新醫院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愛嬰醫院”、非營利性醫保定點醫院,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2007年通過“國際ISO9001-2000質量認證體系”。   龍江醫院占地面積80余畝,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配置床位800張,現可用床位590多張。高級職稱和外聘專家數50余人,博士及碩士研究生10余人,年門急診病人180萬人次以上,年收治住院病人近2萬余例。擁有12層智能化醫療綜合大樓。擁有全身CT、多功能數字X光機、高頻攝片機、泌尿系彈道碎石系統、前列腺汽化電切系統、多功能體外沖擊碎石機、彩超、全自動生化儀、五分類全自動血球儀、電子胃、腸鏡、心電監護儀、高檔呼吸機等大中型先進的儀器設備。臨床醫技科室齊全,設有15個病區和ICU病房,5個門診、5個社區服務站,順德120急救中心龍江站,設有高壓氧治療中心、血液凈化中心等多個特色中心,手外科為區級特色專科。能開展:安裝心臟起搏器、支氣管鏡、消化內鏡下診治、血液透析、嬰幼兒哮喘治療、顱腦疾病的外科手術、腹腔鏡膽囊及婦科手術、骨科手術、人工關節置換術、斷肢、斷指再植手術、腫瘤的手術、化療和介入治療、泌尿系內窺鏡手術、無痛分娩、無痛人流、口腔正畸、超聲乳化治療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鼻竇手術、中醫治療月經不調及乳腺病、康復治療、高壓氧治療等項目,技術經驗豐富。   龍江醫院,正在用全新的服務理念,精湛的醫療技術,舒適的診療環境,努力打造一流服務品牌,為建設市內高水平的融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醫院而努力。

預約掛號
廣州市黃埔區紅十字會醫院(黃埔區紅十字會醫院)

廣州市黃埔區紅十字會醫院(黃埔區紅十字會醫院)一級醫院

黃埔區紅十字會醫院(黃埔區南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集預防、醫療、保健、科研為一體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為區屬一級甲等非營利性綜合性醫院,廣東省、廣州市工傷定點醫院,廣州市醫療保險、職工生育保險定點醫院,廣州市愛嬰醫院,廣州市示范性社區衛生服務示范中心及廣東省全科醫學培訓社區實踐基地。 醫院(中心)地處廣州市東部新城區,黃埔區南崗地區的中心地帶,負責黃埔東部地區南崗街、穗東街、荔聯街三條街道的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服務范圍達 45 平方公里,人口近 16 萬,其中流動人口 10 余萬。醫院(中心)占地面積 9000 平方米 ,建筑面積 12000 余平方米。全院職工 316 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 253 人,高級職稱 13 人,中級職稱 52 人,初級職稱 188 人,全科醫師 50 人,全科護理 54 人。目前開展臨床基本醫療和社區衛生服務兩大業務工作,臨床科室設有 住院部( 100 張床):內兒科、婦產科、外科、手術室;門診部開設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五官科、中醫科、骨傷科、全科醫療診室、功能科、檢驗科、放射科、中西藥房。醫院目前承辦社區衛生服務三個中心、四個站即南崗街、穗東街、荔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夏園、沙步、廟頭、滄聯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開展基本醫療門診、預防保健、計劃免疫、慢性病管理、社區康復、家庭病床、健康體檢等基本醫療與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通過充分發揮信息化作用,正逐步形成集區域中心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型社區衛生服務集團。 廣東省醫院和暨南大學附屬華僑醫院為醫院(中心)雙向轉診的上級醫療單位。

預約掛號
廣州市越秀區兒童醫院(越秀區兒童醫院)

廣州市越秀區兒童醫院(越秀區兒童醫院)二級

廣州市越秀區兒童醫院成立于1958年,座落在廣州市中心城區的大南路,鄰近北京路商業步行街,是廣州市僅有的兩家兒童專科醫院之一,廣東省(普通兒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廣州中醫藥大學實習醫院、廣州醫學院衛生學校實習基地,省、市、區公費醫療以及未成年人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廣州市價格誠信單位。我院堅持為廣大青少年、兒童服務的宗旨,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良好的態度、合理的收費奉獻社會,現已發展成為集科研、教學、保健、醫療、康復于一體的二級兒童專科醫院。   醫院兒科技術力量雄厚,全院專業技術人員約100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10余人,中級技術職稱30余人。門診設有西醫兒科、中醫兒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膚科、腦癱治療康復科、保健體檢科,以及兒童哮喘、過敏反應、消化、自閉癥、心理咨詢、出院復診、脾胃、疳積、中西醫結合、雜病等特色專科。 住院部設病床35張,正籌建ICU病房。 輔助科室設有自動生化分析儀、進口血球計數儀、微量元素分析儀、心電圖機、腦電圖機、彩色超聲多普勒機、日本島津X光機、美國肺功能檢查儀、德國生物共振過敏檢測治療儀等設備。其中德國百康生物共振診斷治療儀項目 ,對各種過敏疾病(皮疹、鼻炎、哮喘、過敏性咳嗽等)的診斷、治療有顯著療效,并且沒有疼痛和損傷,特別適用于兒童。 理療室設有霧化吸入、經皮藥物導入、神燈、超短波治療等多種理療項目,并 開設小兒捏脊按摩、拔火罐、針灸、耳穴貼敷、中藥灌腸等中醫外治項目,療效顯著,深受歡迎。 井然有序的中藥房 開診時間:各個專科、各位醫生開診時間可打掛號處電話 83335376 查詢。 西醫:上午 7:00 到晚上 11:45 (全年節假日照常) 中醫:上午 8:00 - 12:00 ,下午 2:30 - 5:30(周一至五晚上至8:30)(星期天下午停診,節日另行通知)

預約掛號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三級甲等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一體的綜合性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始建于1950年,前身是廣州鐵路中心醫院。2004年10月,廣州鐵路中心醫院成建制移交廣東藥學院,成為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2008年9月,附屬第一醫院與臨床醫學院一體化。1993年,我院成為廣東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并相繼被評為省“文明醫院”、衛生部“愛嬰醫院”、鐵道部“十佳醫院”。我院是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試點基地、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診療與研究廣東基地,廣東省第一批專科醫師培訓基地,首家“省紅十字會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基地”、“省紅十字會健康教育中心”、“省紅十字救心行動定點醫院”,并組建廣東省紅十字會第一支應急救援隊,廣州市醫保、駐粵鐵路醫保定點醫院,省、市、區公費醫療定點醫院、市生育工傷定點醫院和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現有建筑面積70,000多平方米,編制床位700張;現有職工1231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977人,副高級職稱以上176人。設有臨床及醫技共40個科室;擁有磁共振成像(MR)、CT、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E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DR、CR數字化X光攝影系統、全身伽瑪刀、高能量直線加速器、海扶刀等醫療設備。還設有現代化層流手術室、重癥監護中心(ICU)、心臟重癥監護中心(CCU)、血液凈化中心;還擁有建筑面積達3000平方米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臨床醫學院現有在校生1200余人,自1980年至今,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高素質的臨床醫學應用型人才。建院以來,我院廣大醫教員工秉承“為民康民”的核心價值觀和“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不斷踐行“待患如友,用心服務,關愛生命,守護健康”的服務理念和“五環”服務模式,以發展為主線,強化內涵建設,不斷提高醫療、教學、科研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7醫院)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7醫院)三級甲等

70載崢嶸歲月,風雨兼程。座落在引領改革風氣之先珠江南岸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經歷了遼沈戰役、湘贛戰役、廣東戰役,抗美援朝、八.六海戰、對越自衛還擊,一路走來,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 五嶺之南,風騷獨領。1947年,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野戰醫院誕生了,醫院隨著四野的南下一路烽火硝煙,直至駐扎廣州。1998年,醫院集體轉業,由解放軍177醫院更名為廣東省177醫院。幾經曲折,步履蹣跚。2004年,乘著非典戰役重大勝利的春風,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將醫院劃歸廣東省衛生廳直屬管理,更名為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全國首個省級應急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誕生了!2011年,我院醫學救援隊被衛生部指定為全國六支國家級應急醫學救援隊之一,翻開了醫院又好又快發展的嶄新篇章。2013年,葉選平親筆揮毫題寫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院名。2014年,作為省二醫管理的一類事業單位----廣東省傳統醫學與運動傷害研究所正式成立,吹響了醫院科技強院的號角。 醫院美名流傳,四方群賢畢至。他們血流涌動著“厚德精醫,扶危救急”的激情,履行著救死扶傷的天職,進行著偉大的醫學實踐。他們是我院事業發展的引擎。他們以豪邁的氣魄和旺盛的活力,開創了醫院發展的全新時代。一所集醫療、應急、預防、保健、康復、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應運而生,與婀娜多姿的廣州塔遙望呼應。 不平凡的歷程,造就了不平凡的醫院,一如川流不息的珠江,一路匯川納河,越發波瀾壯闊。目前,醫院設置了52個科室、52個專業,編制床位1500張,創傷顯微外科、腔鏡外科、康復科(肩頸腰腿痛專科)、產科、新生兒科、普通外科、急診科、傳染病科、心胸外科等9個專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學科建設四箭齊發,重點打造了以創傷外科為龍頭、包括手外科、燒傷外科、骨科、醫學整形科一體的,以疾病為紐帶的臨床研究型學科群;打造了以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等腔鏡技術為核心,專科技術為紐帶的臨床研究型學科群;打造了以流程全方位服務為紐帶,包括生殖醫學科、產前診斷、婦科、產科、新生兒科、產后康體塑形的醫療加服務型學科群;打造了以腫瘤放療技術為核心,綜合治療為紐帶,包括腫瘤一科、腫瘤二科、放療中心等專科的腫瘤診治學科群。精心培育了內分泌科肥胖型糖尿病、風濕免疫科強直性脊柱炎、神經外科三叉神經痛、心胸外科乳糜胸、康復科陳氏手法、丘氏手法治療肩頸腰腿痛等特色專科專病。 作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中山大學博士后流動站科研基地、南方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全國首家吳階平基金微創外科培訓中心。擁有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43人,國家和省級學會主委、副主委26人,在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醫學院、南華大學的招收博士、碩士生131人。三百多名正副教授,揚醫道以傳繼;二千多名白衣天使,沐春風而芳菲。 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應急醫院、廣東省緊急醫學救援技術研究中心,秉承軍人特有氣質,依然挑起歷史的使命,站上全國領先的緊急醫學救援技術高地。一座投入近3億,按照緊急情況下全封閉隔離病房設計20層的應急大樓拔地而起;訓練有素的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時刻待戰;功能齊備的車載移動醫院如虎添翼;全國首套高校衛生應急教材由我院牽頭編撰出版。成為了華南地區緊急醫學救援的實戰、科研、教學、培訓重要基地。 醫院秉科技之光筑方便患者就醫之道,大力加強智能化醫院建設,數字化智能病房實現無線上網、健康咨詢、診治和用藥查閱、遠程探視、檢驗檢查結果查看等。全院3G wifi網絡免費覆蓋,開發醫療智能系統,實現網上掛號、網上繳費等個性化服務,創建專屬個人網絡健康檔案,帶給患者全新的就醫體驗。 美化就醫環境、優化醫療服務、強化醫德醫風,醫院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群眾的充分肯定。華建敏、葉選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黃華華、尹力、雷于藍、林少春、姚志彬等省部領導先后蒞臨我院視察。醫院先后獲得“全國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集體”、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2011年度全國醫院改革創新獎”、“廣東省文明單位” 等榮譽稱號,鍛造了全國先進典型王玲、陳俊拋等一大批優秀專家團隊。 我院匯珠水之靈云山之氣,激發著力量,蘊藏著希望。當醫院領導班子站在碩大的院牌下,感到肩上的擔子不輕,用那柳葉刀般銳利的改革目光,那起死復生的回春妙手,掄起了醫院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大斧。 從歷史長河掬起一捧清水,一飲而盡,化作滾滾熱血,省二醫人眾志成城,啟帆遠航,向著建設“國內知名、華南一流”這個目標,開始了又一次更加昂揚的歷史大跨越。 今天就是歷史,明天必定輝煌!

預約掛號
解放軍昆明總醫院(昆明43醫院)

解放軍昆明總醫院(昆明43醫院)三級甲等

解放軍昆明總醫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光榮歷史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本部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滇池之濱—大觀路212號,并在昆明市北校場和曲靖市各設分院一所。醫院目前擁有3.0T磁共振、寶石CT、PET-CT、64排CT、復合ECT、1.5T磁共振、雙板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頭體部X刀、數字鉬銠雙靶乳腺機、VISX飛秒激光、LASIK激光治療儀、超聲消融儀等一流的大型設備5300余臺套,總價值約6.5億元,先進設備的擁有量在云南省首屈一指,多種世界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在省內均為我院獨有。特別是耗巨資引進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PET-CT,能在十幾分鐘內準確掃描和診斷出全身發生或轉移情況,對腫瘤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有效治療意義重大,為我省乃至西南地區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我院建有成都軍區第一所骨科院中院——附屬骨科醫院,現為全軍創傷骨科研究所;全軍第一所中醫院中院——附屬中醫院;全軍第一個專病治療中心——脊髓損傷治療科;全軍心血管內科專科中心。我院23名專家在全軍、軍區及云南省學術專業委員會擔任主任委員職務。此外,我院在微創外科技術治療膽道疾病、、放射、脊髓損傷康復治療、大型醫療設備安裝與維修、干移植治療多種疾病、鈥激光治療泌尿系疾病、血液凈化治療、LASIK激光治療近視等諸多方面經過長期的實踐,已形成了特色優勢,與國內學科發展同步,在省內均處于領先水平。醫院本著“病人至上,軍民結合”的原則,一貫保持良好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病人綜合滿意率達95%以上。醫院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離休干部醫療保障、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定點醫療機構,是省內外廣大患者放心就醫的理想場所。醫院門診總機:0871——64774951醫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大觀路121號乘車路線:(1)乘K11、52、58、81、90、148路公交汽車(2)火車站→乘58路公共汽車(3)小西門→乘52、81路公共汽車(4)大觀樓→乘52路公共汽車(5)東部客運站→乘22路→大觀樓轉乘52路(6)南部客運站→乘185路→大觀路口轉52路(7)西部客運站→乘148路公共汽車(8)北部客運站→乘23路→火車站→轉乘58路(9)西北部客運站→乘1路→文廟轉乘52路(10)長水機場→機場大巴→解放軍昆明總醫院

預約掛號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昆醫二附院)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昆醫二附院)三級甲等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建于1952年,原名“昆明市工人醫院”,1962年更名為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2000年成立昆明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2012年更名為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現已發展成一所科室齊全、設備精良、技術力量 雄厚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全國百佳醫院”及國際緊急救援中心(SOS)網絡醫院,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認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院以來,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一直尊崇“明德至善”的院訓,倡導家園意識和“關愛生命,情系患者,誠信友愛,和諧發展”的價值觀,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教學、科研質量為根本,與人民健康同行”的宗旨,為增進人民健康,促進云南社會經濟發展,維護邊疆和諧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醫院規模宏大,地處昆明西園路與滇緬公路交匯處,占地面積達101.05畝,總建筑面積25余萬平方米。醫院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綜合大樓涵蓋門診、急診(化學中毒醫療救治基地)、住院、教學、科研、后勤服務、地下停車場等用房,總體布局體現了現代化醫院的理念,病區、診室設計、醫療流程按照與國際接軌的現代 醫院標準設置并與未來醫學教育發展相適應,充分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及“以人為本”的理念。醫院配置有現代醫療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統,先進的手術室凈化系統、全自動檢驗系統、高效的軌道物流系統、全空調、強制循環熱水系統及垂直交通系統及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PIVAS),強大而全面的綜合服務功能充分滿足了不同層次患者的就醫需求,全面提升患者良好的就醫感受。         人才濟濟,技術力量雄厚。醫院現有在崗職工2750余人,醫院有云南省首屆“興滇人才獎”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2人,云南省首批“云嶺名醫”5人,“云嶺名師”1人, 衛生廳首批“十百千人才計劃領軍人才”1人(外科學),云南省衛生系統領軍人才1人及學科帶頭人11名,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6人、后備人才9 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6人,獲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16人,獲全國醫院優秀院長2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 章”1人,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個人1人。現有高級職稱376人,具有研究生學位490人,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 導師176人。        科室齊全,學科優勢突出。醫院分別于2009年和2015年經中共云南省委機構編制辦公室批準加掛云南省泌尿專科醫院、云南省肝膽胰外科醫院牌子。現有66個臨床和醫技科室,有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重癥醫學、泌尿外科),14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護理專業、燒傷專業、神經內科專業、兒科專業、新生兒專業、消化專業、骨科專業、腎病專業、普通外科專業、產科專業、老年病科專業、麻醉專業、檢驗專業、康復科專業),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10個專業),國家級住院 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4個專業基地)、云南省繼續醫學教育基地(9個專業),云南省化學中毒救治基地、全科醫師臨床培訓基地、云南省普外基地。醫院的肝 膽胰外科、器官移植、燒傷、泌尿、骨科、微創、重癥醫學、康復醫學、神經內科、護理、消化、血液等學科具有突出優勢,步入了國內、省內領先行列,全面提升了醫院的綜合實力及品牌知名度。        醫院擁有大型醫療設備200余臺(套),其中包括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3.0T核磁共振成像儀(MRI)、256層CT、SPECT-CT、伽瑪刀頭刀、高壓氧艙等大型先進設備,有力保障了臨床診療水平和醫療安全。        教學相長,科研興院。醫院設有臨床醫學、醫學檢驗、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學、聽力與言語康復五個本科專業、15個教研室,有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各 1個,其中康復治療學專業全部課程通過了世界作業治療師聯盟(WFOT)及世界物理治療師聯盟(WCPT)最低教育標準的國際認證,為我國內地第一家全部課程 通過國際教育標準認證的康復治療學專業。醫院擁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和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省級“教學名師”3人,校級“教學名師”3 人,承擔著昆明醫科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的臨床教學、實習和管理工作。每年在院本科生約1300人,研究生約600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約300人。每年醫院還承擔著基層醫院醫師進修學習、全省全科骨干醫生培訓的教學任務、指導幫扶基層醫療機構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任務。現設有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開展外 總和手術學、內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急救醫學、護理學6類學科,以及1個腔鏡模擬手術專科技能訓練與考核項目,共計20間技能室,面積約1600平方米,有近100套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模型、設備。各技能室資源共享、全院開放,培訓服務對象為醫學、護理專業本科生、研究

預約掛號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創建于1991年,是一所中醫特色濃厚,臨床科室齊全,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和急救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2010年、2012年被評為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醫院本部現有編制床位660張,實際開放床位達到1200張(含分院),設置內、外、婦、兒等42個臨床科室或部門,7個醫技科室和36個專病門診。醫院下轄北院、西院、暢家巷社區衛生服務站。北院位于皋蘭縣城,即皋蘭縣中醫醫院,占地18.89畝,可開放床位200多張;西院坐落于蘭州市西固區福利路居民區,占地面積6畝,開放床位150多張;位于蘭州市城關區的暢家巷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名中醫夜間門診。 針灸科和中西醫結合臨床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建設單位,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骨傷學科為甘肅省教育廳重點學科,中西結合心腎科、中西結合呼吸科為甘肅省衛生廳重點學科。 心血管科為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專科,兒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針灸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心血管科、骨傷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建設單位,中醫骨傷科、腎病科、針灸科、兒科、腦病科為甘肅省重點中醫藥專科;脾胃病科、中藥炮制及質量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為甘肅省重點中醫藥專科建設單位;脾胃病科、心血管科、腎病科設有國家二級臨床實驗室。醫院設有甘肅省中醫藥防治慢性病重點實驗室、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心血管臨床醫學中心。 醫院為甘肅省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有博導工作站1個、碩士學位培養點8個、臨床研究室4個、臨床教研室9個。醫院人才隊伍中有甘肅省優秀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46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5人、國家名老中醫和甘肅省名中醫21人,甘肅省第一層次“領軍人才”3人、省衛生廳學科帶頭人5人、衛生系統領軍人才10人,4人入選甘肅省“555”“333”人才庫,5人被評為甘肅省衛生廳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近年醫院在科研方面發展迅速,獲批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吳階平醫學基金項目以及其他省、市級科研項目。 醫院擁有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9個、甘肅省名中醫工作站、甘肅省針灸推拿臨床醫學中心、甘肅省針灸臨床研究基地、甘肅省中藥炮制及質控研究技術工程中心、李可中醫藥學術流派甘肅省傳承基地。 醫院建成有10萬級的符合國家GPP標準的制劑室,擁有中醫藥特色明顯和療效顯著的中藥院內制劑50多種,可以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中醫骨傷非手術療法、中藥療法、針灸、推拿、蠟療、理療、熏蒸、刮痧、拔罐等獨具中醫特色的非藥物療法備受患者青睞。醫院開展的“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等中醫特色療法受到患者歡迎。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嘉峪關西路732號 郵編:730020 網址:http://www.zyxyfy.com 電話:0931-8635008 8635229(傳真)

預約掛號
西安市紅會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

西安市紅會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三級甲等

(原西安市紅十字會醫院)創建于1911年,是西安市成立最早的公立醫院,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被譽為全國三大骨科中心之一。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形成了以骨科為特色,多種學科并存,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國有非營利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位于西安市南門外,開放床位1300張,其中骨科床位1000張,其他科室床位300張,年門診量412000余人次,年手術40000余例,患者來自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醫院現有職工1608人,其中醫技人員1399人,高級技術職稱264人,有碩士以上學位169人,其中博士學位35人。有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0余人,全國重要學術組織委員以上人員80余人。醫院以顯著的醫療特色和醫、教、研綜合實力被陜西省衛計委確定為陜西省骨科醫院,并先后成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紅會醫院、西安醫學院附屬紅會醫院、陜西中醫學院教學醫院。現設脊柱外科(椎間盤與畸形病區、微創病區、區、腰椎病區)、關節外科(髖關節病區、區、骨壞死與關節重建病區)、創傷骨科(環骨盆病區、上肢病區、下肢病區)、中西醫結合骨科、手外中心(手外科一病區、手外科二病區)、骨顯微修復外科、中醫骨科診療中心(中醫骨科病區、骨科康復病區)、運動醫學科(膝踝病區、肩肘病區)、足踝外科、小兒骨科、骨病科、科(風濕免疫門診)等12個骨科專業21個病區,還設有臨床、醫技科室23個,行政、后勤服務科室24個。醫院充分發揮學科特色,精心打造骨科龍頭品牌,不斷攀登醫療技術新高峰,相繼在西北地區率先實施了術、、全脊椎切除矯形術、人工椎體、椎間盤置換術、關節鏡類手術、五指撕脫離斷再植術等手術,自行研制的“三花膏”和“展筋活血散”為八十年代中國女排保駕護航,“看骨科、到紅會”已在三秦大地的老百姓當中口口相傳。近年來,醫院先后獲部、省、市級各級科技進步獎勵50項;在研國家級、省部級、市級資助項目7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項、省部級29項;獲得國家專利20項;出版專著、譯著53部;近兩年SCI收錄論文80余篇,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大會發言每年20余人次,參加全國COA大會投稿發言名列前茅。醫院與以色列西勒雅法醫學中心結為友好合作醫院;醫院骨科被國家衛計委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被省衛計委評為陜西省優勢專科;中西醫結合骨科被評為陜西省中醫重點專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骨科被評為西安市醫學重點學科,醫院被評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中醫骨科被確定為國家級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項目,AO培訓中心、全國足踝外科醫師培訓中心落戶醫院。在做好院內救治工作的同時,醫院積極履行社會職責。無論唐山大地震、抗擊非典,還是汶川、玉樹大地震,哪里有災害,哪里就有紅會人的身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醫院相繼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醫師獎”、“全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陜西省文明單位”、“陜西省抗震救災先進單位”、“陜西省白求恩精神獎”、“陜西省誠信單位”、“全省衛生系統創佳評差最佳單位”、“陜西省創先爭優先進集體”、“西安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群眾滿意醫療機構”等榮譽稱號。百年紅會承前啟后大醫精誠鑄全國一流,世紀醫院繼往開來救死扶傷創國際知名。紅會醫院全體職工將繼續秉承“厚德、篤行、創新、和諧”的院訓,繼續發揚“救死扶傷、團結奮進”的醫院精神,本著“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服務病人、一切方便病人”的服務理念,以建成西部第一、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愿景為目標,以西部創傷急救中心的落成為新起點,團結奮進、勇于創新,朝著輝煌的明天努力前進。醫院院訓:厚德篤行創新和諧醫院精神:救死扶傷團結奮進服務理念: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服務病人一切方便病人地址:中國·陜西省西安市南稍門友誼東路555號(南稍門十字向東50米路北)交通情況:西安市紅會醫院地處市中心,交通方便,可乘709、609、603、239、215、216、46、26、14、12等路車。網址:www.xahhyy.com聯系電話:029-88418009

預約掛號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最好看免费中文字幕2019|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 男生和女生污污的视频| 嗯啊公交车上被群j| 香瓜七兄弟第二季|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亚洲av综合av一区| 欧美老人巨大xxxx做受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国产| 老师好紧开裆蕾丝内裤h男男 | 波多野结衣教师在线| 免费看黄的网页| 老子午夜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六月婷婷爱在线观看| 四虎1515hh永久久免费|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a级高清观看视频在线看| 性asmr视频在线魅魔| 中文字幕美日韩在线高清|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字幕不卡|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37p|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入口 |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的免费视频| 野花日本免费观看高清电影8 | 中文字幕欧美激情| 日本免费新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国产精品日韩一|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