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南學院附屬醫院
湘南學院附屬醫院位于交通便利的湖南省南大門郴州市,是湖南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湘南學院的直屬附屬醫院,也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國家三級綜合醫院。醫院成立于1970年,前身為郴州衛校附屬醫院、郴州醫專附屬醫院,2003年隨著湘南學院組建而更名。現為“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同時還是“中國質量萬里行質量信譽雙滿意單位”、“全省醫院四滿意活動優勝單位”、全省“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全省衛生質量信得過單位”、“全省消費者信得過單位”、“全省醫療機構消毒管理先進單位”、“全省放射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衛生行風建設先進集體”等。 醫院占地面積60余畝,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院內環境優雅,綠樹成蔭,新臨床教學綜合大樓和醫學實驗大樓交相輝映,渾然一體。開放住院床位1200張,綜合大樓內設家庭式住院病房、ICU病房、層流手術室,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地下停車場,自助掛號、繳費、打印費用清單及檢查報告等自助服務設施完善。醫院科室設置齊全,專科特色明顯,現有35個臨床科室、16個醫技科室、20個行政職能科室,6個研究所(中心)。擁有了一批在省內外“叫得響”的優勢學科,現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4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9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有康復醫學科、普通外科、老年病科、醫學影像科,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有康復醫學科、腫瘤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骨科、普外科、皮膚性病科、醫學影像科。經批準先后成為衛生部內鏡與微創(耳鼻喉科、普外科、骨關節科)專業技術培訓基地、中國燒傷創瘍郴州培訓基地、郴州市全科醫生培訓基地、郴州市執業醫師考試基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湖南省優秀實習生基地、產科助產士規范化培訓基地,同時也是郴州市藥學會、郴州市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郴州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委員會郴州市醫學會內分泌學專業委員會、郴州市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專業委員會、郴州市醫學會微創外科專業委員會、郴州市醫學會介入醫學專業委員會、郴州市醫學會眩暈專業委員會以及郴州市抗癌協會、郴州市養生保健協會等的掛靠單位。 截至2016年3月,全院職工1040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43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34人,主治醫師223人。有醫學博士、碩士共98人,其中還有多名專家分別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湖南省芙蓉標兵崗”、“郴州市白求恩獎”、“郴州市十大名中醫”、“郴州市德醫雙馨醫務工作者”、“郴州市十大最美醫生”、“郴州市十大最美護士”等榮譽稱號。 高水平診療需要先進的設備作支撐,醫院擁有大批高、精、尖醫療設備,如一站式復合手術室、飛利浦64排螺旋CT、飛利浦128排微平板CT、西門子核磁共振、德國西門子四維彩色B超、醫科達直線加速器、德國西門子DR、德國西門子平板血管造影系統(平板DSA)、島津數字胃腸機、奧林巴斯高清電子胃腸鏡、美敦力椎間盤鏡手術系統、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系統(SPECT)、荷蘭飛利浦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德國視明第七代愛麗斯準分子激光近視治療系統,中型高壓氧艙、各種腔鏡、卡爾蔡司S88外科手術顯微鏡、鈥激光、關節鏡、眼科玻璃體切割機、人工腎等先進醫療設備。 在人才和設備的雙重推動下,醫院的技術力量迅速得以提升。醫院注重各類重點專科建設,積極推動科研技術穩步發展,成功攻克多項科研技術難題,醫療技術日益微創化,并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我院率先在全市實現了經臍單孔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主動脈夾層等多項介入治療技術填補了市醫學空白;率先在全省地市級醫院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技術;率先在全市開展選擇性阻斷肝門血流的復雜肝腫瘤切除術、超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在省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為湘南地區百姓帶來了福音!近三年全院獲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臨床科研專項資助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市、院級立項課題近百項,全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66項,獲市級科技進步獎多項。通過特色專科的建設與發展帶動醫院發展,推進醫院步入科學發展的快車道。 湘南學院附屬醫院作為湘南學院教學醫院、臨床學院,除做好郴州市及周邊地區患者的診治工作之外,承擔著大量的臨床教學工作,包括臨床醫學專業、醫學檢驗專業、醫學影像專業的教學任務,目前現有醫學類學生4600人,是郴州市主要的醫學人才培養基地,曾獲得“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等多項殊榮。2015年7月以來,大大推動我院醫、教、研三位一體全面發展。陸續接收各類實習、進修、培訓人員上萬人次,為培訓培養本地醫學人才作出了巨大貢獻。 醫院堅持走內涵發展、轉型發展、借勢發展路線,發展的大格局已然形成,建成“醫、教、研”齊頭并進的三級甲等醫院,是湘南學院附屬醫院人的奮斗目標,站在新起點、邁步新征程,湘南學院附屬醫院將以更加挺拔的英姿、矯健的步伐,昂首闊步,邁入發展的快車道...
預約掛號
-
山西省殘疾人康復中心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固生堂福州西湖分院二級甲等
固生堂福州西湖分院是全國最大的基層中醫連鎖服務體系、在全國11個城市擁有42家分院的固生堂中醫連鎖管理集團旗下的一家分院,坐落于福州市鼓樓區湖濱路112號(西湖新莊B1#112號),營業面積701平方米,設有眼科、婦科、中醫科、針灸推拿科、檢驗科等科室。 西湖分院目前有省級中醫學科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1名,還有深受患者喜愛的張福官、趙新、林義煃、黃秀珍、鄭金美特聘專家,均在此出診。西湖分院始終秉承固生堂中醫連鎖管理集團的理念,把醫德高、醫術佳、療效好的名中醫直接邀請到社區出診,最大限度的方便群眾,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獲得三甲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 西湖分院的藥材通過固生堂集團產地直采、名家驗藥的藥品質量控制體系采購,選用無硫正品中藥,并由閻玉凝、張丹雁兩位教授,嚴把藥材質量關,始終嚴控藥品質量。 西湖分院是福建省福州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具備省市公費醫療定點資質,報銷比例高達80%,在這里民眾可享受醫保付費更低30%的實惠。 本院提供針灸、拔罐、放血、艾灸、熏針、整脊、雷火灸等中醫療法,全部由中醫執業醫師操作。夏有三伏貼,冬有三九貼。 此外,院內還提供冬蟲夏草、石斛、西洋參等健康產品給廣大朋友選購,更有由經方專家配制的消肚方、祛濕茶、口臭方、化濕養胃湯、竹麥降糖茶等,幫助廣大朋友預防疾病,強身健體。 西湖分院始終堅持“良心醫、放心藥”的堂訓,堅持“好醫、好藥、好療效”的經營理念,致力于為廣大市民朋友的健康服務。誠摯歡迎您對我們的服務提出建議,聯系電話:400-626-7777。
預約掛號
-
鞍山市中醫院三級甲等
鞍山市中醫院始建于1990年底,占地4.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223張,現有職工378人,是一所名醫薈萃、醫術精湛、科系齊全、設備先進、環境優美,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 醫院建院十幾年來,在以“突出特色,科技興院”的辦院方針指導下,取得了長足和快速的發展;特別是在醫院管理、重點專科建設、醫療服務質量、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績。 醫院實施改革的第一刀是從“精簡機構”開始,將原有的12個科室改為三個綜合職能部門,人員由原來的24人減為11人,機關工作人員每人一職多能、身兼數職,俗稱“一個蘿卜三個坑”;工作效率明顯提高,為醫院實施全面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以人事制度改革為重點,強化競爭機制;實施全員聘用、聘辭聘制度、公開招聘制度和未位淘汰制度。醫院通過公開招聘,先后引進了10余名優秀拔尖人才和研究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購置了先進的醫療設備,為專家們構筑施展才華的舞臺。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訓人才,又推出了一個前瞻性的人才投資決策,對國家知名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者每月特殊津貼2000元;對市知名專家,享受市政府津貼者每月特殊津貼1000元;對院科技拔尖人才、勞動模范每月享受特殊津貼500元。對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實施年度綜合考評,側重醫療質量、服務質量、繼續教育、業務考試四個方面,實行百分制考核,低分數的后兩名人員予以淘汰;同時給予妥善處理,形成人員能進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崗位能設能撤的新型用人制度。 三是以分配制度改革為支撐點,強化激勵機制;運用工資的激勵用作和杠桿作用,實行以崗定薪的內部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工資隨崗位的變動隨時調整,即所謂的一崗一薪、移崗易薪,打破了過去工資中升不降的格局。在崗位分類的基礎上,根據同一職級在不同類別崗位和不同職級在同類崗位的實、確定全院工資為三類十四級。真正體現了效率優先,按勞分配的原則,有效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推動了改革的深入開展。 四是以內部運行機制改革為動力,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醫院從1998年開始實施內部運行機制的改革,即風險抵押承包制,實行了臨床科室風院抵押股份制、機關科室風險抵押責任制、行政科室風險抵押定客制、藥劑科室風險抵押折扣制、器械科風險抵壓定額制、藥劑科室風險抵押折扣制、器械科風險抵保證制和二級法人單位風險抵押自收自支制的六種運行機制。醫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業務收入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四年風險機制的實施,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醫院又確定了“以新一輪思想解放,帶動新一輪改革,實現新一輪發展”的指導思想,啟用了新一風險抵押崗位任務保證制,從2002年醫院實行了全成本核算。 五是以后勤服務改革為突破口,實現企業化管理。使后勤管理逐步從封閉式的自我服務轉化為開放式的社會化服務;從無償供給轉化為商業化服務;從行政管理轉化為企業化管理。 對后勤服務工作實行開放式管理。醫院后勤參與社會競爭。職工食堂、汽車修理、洗衣房實行了對外服務。職工食堂除保證正常供餐外,實行了多種形式的經營。醫院保安工作由專業公司提供服務,實行院內24小時站崗、值勤,保證了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并制止了多起糾紛案件的發生。醫院的清潔衛生由保潔公司承擔,她們按照醫院的要求,盡職盡責,保證了醫院的美觀、清潔。從根本上解決了后勤消耗大、費用高、效率低等問題。 醫院始終堅持優質的醫療服務,在創“名院”中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使醫院醫療和服務質量不斷有所創新。 其一,注重醫療質量內涵建設,增強醫院競爭實力。醫院把醫療服務質量作為提高醫院服務水平的重中之重來抓,強化全員質量意識,提高對醫療質量重要性的認識,完善了全院各類醫務人員醫療質量考核標準,醫療質量考核記分,醫療質量情況對月對比分析。進一步規范了醫療行為。深化質量管理,加強醫護人員“三基三嚴”訓練,建立院、科兩級質控小組,狠抓三級醫師查房和規范護理查房;著力抓好醫療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督促醫務人員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堅持突出中醫特色,將祖國醫學寶庫中的“四大經典”學習納入醫療質量考評項目,提高臨床醫生的基礎理知識水平;建立和完善科研獎勵機制,獎勵臨床科研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醫務人員。 其二,引進商業服務管理策略。全院開展了軍訓和禮儀培訓,進一步強化職工的質量、服務意識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其三,本著“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思想,系統總結過去成功的管理經驗,按照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編寫了與國際標準化質量管理相接軌的指導性書籍《醫院通用管理標準》;建立健全了具有醫院特色和個性質量體系;對規范工作行為,追求卓越,創新服務理念,實現中醫院服務品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才與技術的競爭是醫療市場競爭的核心,創建“名...
預約掛號
-
懷寧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該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被國家衛生部授予“二級甲等醫院”,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醫院以科室齊全,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贏得社會好評。 目前,醫院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約100畝),總建筑面積45301平方米;實際開放床位570張,共有29個臨床、醫技科室;在職職工58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75人,醫生147人,護理人員245人,醫技人員52人,離退休人員110人,聘用協議人員150人,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23人,中級職稱146人,初級職稱292人。2014年實現業務收入1.15 億元,全年門、急診224531人次,出院病人18417人次,手術4380臺次。 醫院加大設備投入,近五年設備投入達3244.9萬元,配備了門類齊全的、診療手段先進的診治儀器設備,如雙排螺旋CT機、單板直接數字化拍攝系統(DR)、數字胃腸X線診斷系統、高清腹腔鏡系統、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超聲乳化手術系統、鈥激光碎石系統、眼底照相系統、角皮內膜細胞計、眼前節激光治療儀、超聲刀、超脈沖雙極等離子電切系統、電子支氣管鏡、數字圖像處理系統(CR)、高頻乳腺X光機、尿沉渣智能分析系統以及康復運動醫學治療設備等各種大型先進診療設備,為診斷、治療的準確、高效、高質量提供了雄厚的技術保證。 2014年該院被國家衛計委列入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第一階段500家縣醫院行列。2012年5月份,重癥醫學科建立,2012年10月腫瘤科和康復醫學成立、新急救中心正式運行,2012年12月外二科成立,2012年有婦產科、兒科、外科3個學科獲得縣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2013年10月婦產科開始分區運行(婦科病區和產科病區),2013年感染性疾病科獲得安慶市第三周期重點學科。同時,醫院還承擔了縣內及鄰縣各種重大急救任務,并于2012年7月建成懷寧縣急救中心,有效提高了該院院前急救能力。 該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做一家負責任的醫院”的辦院宗旨,把公益性和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充分發揮綜合性基層醫院的科技優勢,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不斷提高醫務人員整體素質,提高醫療技術、服務質量。 近年來,各科成功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如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術、鎳鈦記憶合金環抱器治療肋骨骨折、電子氣管鏡技術、經皮腎技術、液基細胞學檢測和D-二聚體檢測術等。該院研究開發的《中藥降低氣道反應性研究》通過1999年省級專家鑒定,臨床效果明顯。
預約掛號
-
麗水市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美麗的"養生福地"麗水,古老而又神奇,麗水市中心醫院宛若一顆明珠,鑲嵌在鳳凰山麓、南明湖畔。醫院坐落于城中心地帶,與繁華的中山街交相輝映,商圈、學校、交通、公園等硬件設施都可共享。醫院始建于1971年,1973年正式開診,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發展為目前占地面積7.5萬平方米,醫療用房面積9萬平方米,麗水市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在職職工1700余人,高中級醫療專家64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近300人多人。開放床位1200余張,45個專科病區,80多個特色專科、專家門診。醫療服務輻射金華、溫州和福建閩北地區。年門急診病人90萬人次,年出院病人3萬余人次。 醫院擁有128層高速螺旋CT、1.5T超導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機(DSA)、ECT、高分辨率彩超等200余套總值近2億元的先進醫療設備。 醫院曾開展心、肝、腎、骨髓及角膜移植,常規開展心臟直視手術、冠狀動脈搭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包括常規急診PTCA)、先心封堵術、各類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頻消融、關節鏡手術、腦缺血疾病支架植入、腦血管瘤介入治療、微創顱內動脈瘤夾閉栓塞術、腦干腫瘤切除,復雜肝膽胰腫瘤切除、腹主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換術、準分子近視激光手術等高難度手術。普外科、婦產科、泌尿外科、骨科、胸心外科等開展各種腔鏡下微創手術達100余種。醫院在疑難病人診治,危急重癥病人搶救方面有很高水平,承擔著麗水市學術指導及疑難雜癥診治、急危重病人救治的任務。 近年來醫院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100余項,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共40余項,獲國家專利12項。在一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余篇(國外發表論文30多篇)。心血管內科、肝膽外科、胸心外科、血液內科分別是浙江省和溫州醫學院重點(扶植)學科,神經內科、骨科、婦產科、兒科、放射科、麻醉科等20個學科是麗水市醫學重點學科。 全國慢病綜合防治示范點,市心腦血管病防治辦公室、腫瘤防治辦公室、抗癌協會、護理學會、康復醫學會,麗水市臨床、放射、麻醉、骨科、病理、護理、院感、血透等質控中心均掛靠在本院。 作為區域性的龍頭醫院,以“患者滿意、職工愛戴、同行稱贊、政府放心、社會推崇”為愿景,致力于為麗水人民的健康事業、麗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級乙等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暨中國礦業大學附屬醫院、徐州市紅十字醫院,始建于1935年,是一所設備先進、技術精湛、環境優美、在徐州市乃至淮海經濟區有較大影響的、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綜合性醫院。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級愛嬰醫院、江蘇省醫師進修基地、國際白內障復明基地、國際“微笑列車”唇腭裂手術定點醫院、民政部、衛生部“明天計劃”手術定點醫院。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徐州市眼科醫院、徐州市腦血管病研究所、徐州不孕癥研究所皆設于該院。 醫院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200張,全院設有28個病區,34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3個研究所,10個教研室。擁有3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江蘇省腹膜透析指導中心、1個市級優勢學科、1個市級診療中心、1個市重點實驗室、4個市級重點學科和26個市級重點專科;在職職工1700人,其中高級技術職務419名,享有國家政府津貼的專家3名。博士、碩士研究生270名,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2名、徐州市優秀專家、徐州市拔尖人才38名,碩士生導師20名;擁有300余臺代表當今先進水平的醫療設備,承擔著徐州市及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的重要醫療搶救任務。 醫院始終堅持“患者至上,用心服務,追求完美”的服務理念,以“質量、安全、效率、服務”為重點,不斷加強醫院管理,實施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通過綜合目標考核體系將醫院發展目標量化落實到日常工作考核中,與績效工資掛鉤,以保證醫院的中長期目標任務完成。同時,圍繞患者需求,從細節服務入手,不斷規范服務行為,優化服務流程,改進服務態度,為患者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溫馨服務。 醫院將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作為發展的基石,以科教興院為戰略,加強名醫、名科、名院建設。經過80年的奮斗,形成了以江蘇省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眼科、口腔科、神經內科為突出代表,以眼科、口腔科、神經內科、骨科、婦產科、胸心外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整形美容科、呼吸科、腎內科、內分泌科、影像科、血液科、檢驗科、消化科、皮膚科、病理科、兒科、重病醫學、藥劑科、介入與血管外科、麻醉科、超聲科、糖尿病護理專科等26個徐州市級重點專(學)科組成的優勢學科集群。其中眼科是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徐州市優勢學科,擁有病床180張,8個專科(眼視光學和準分子屈光手術中心,白內障,青光眼,眼表及角膜病,眼底及視網膜玻璃體疾病,小兒眼科及斜視、弱視、低視力康復,眼整形,眼腫瘤,眼科影像診斷),1個徐州市重點實驗室,年門診量20萬人次,其開展的復雜性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角膜移植等技術在省內處于領先地位,部分手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口腔科是省級臨床重點專科,作為國際“微笑列車”的執行科室,在2004年被國家民政部、國際微笑列車總部、中華慈善總會定為江蘇省唯一一家可開展唇腭裂Ⅱ期手術定點醫院, 2009年又被評為江蘇省內綜合醫院中唯一一家A級醫院。神經內科是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全國首批認證“卒中中心”。腎內科以精湛的技術成為江蘇省蘇北片腹膜透析指導中心,其創立的家庭式腹膜透析管理中心,規模位于淮海經濟區之首。醫院近年開展的神經系統遺傳病MACHDO—JOSEPH氏病的臨床病理電生理及基因學研究、同種異體原位心臟移植、肺移植、腎臟移植、同種異體腎移植、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終末期心臟病、胸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復雜性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角膜移植、低齡幼兒自身外周造血干細胞移植、先天性無耳或小耳畸形再造術、雙腕斷肢再植、血液凈化、LASIK手術等診療手段已跨入國內或省內尖端醫療領域。近年來醫院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江蘇省衛生廳科技進步獎和醫學新技術引進獎32項,其它市級獎項近百次,獲準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和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發表 SCI論文及國家級、省級論文3000余篇。 作為紅十字醫院和教學醫院,始終堅持醫院公益性,先后組織實施“視覺第一中國行動”、“彭年光明行動”、“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江蘇省省政府資助白內障手術工程”等,使9000余人次貧困殘障患者重見光明。為此,醫院兩次榮獲國務院頒發的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集體,衛生部頒發的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省先進集體。“微笑列車”項目自2002年開展以來,已為貧困患兒免費手術6000余例。“明天計劃”項目自2008年開展以來,已為徐州、淮安、宿遷、連云港四市的孤殘兒童免費手術近300例,病種覆蓋先天性唇腭裂、口鼻部腫瘤、腹部及生殖系畸形,眼部畸形及腫瘤、四肢畸形及骨折、脊膜膨出病、腦癱后遺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并堅持對術后兒童進行回訪和康復訓練指導,使其盡快回歸社會。在完成自身醫療任務的同時,醫院還選派醫護人員到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瑞典、澳大利亞、泰國、桑給巴爾等國家考察、進修、幫助工作,促進國際...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