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醫院名稱: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第一臨床醫學院,對外稱西南醫院。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高灘巖,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前身系國民政府中央醫院,1929年建于南京,1941年遷至重慶,1949年由西南軍政委員會接管,1950年命名為西南醫院,1975年改稱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6年轉隸軍委訓練管理部,2017年轉隸陸軍,為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總體情況。醫院有臨床醫技科室60個,展開床位2900張。2019年,年度門急診量414.7萬人次,收容量14.6萬人次,手術量11.4萬臺次,平均住院日5.93天。儀器設備總值約22億元,擁有“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術中核磁、7.0 T核磁共振、TOMO刀、大型高壓氧艙群、神經導航系統等高精尖儀器設備。 學科人才方面。醫院擁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軍隊建設項目12個,軍隊“雙一流”重點學科1個,軍隊醫學專科中心14個,其中7個全軍研究所、7個全軍專科(專病)中心。2020年復旦大學醫院排行榜綜合排名全國第25,較上一年度上升3名,其中燒傷科位列全國第1,病理科位列全國第4,檢驗科位列全國第4,整形外科位列全國第8,康復醫學科位列全國第9,普通外科等12個學科上榜提名。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三級以上教授64名(在職8名),“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2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2名,國家杰青、長江學者、青年千人、萬人計劃、國家優青等特殊人才20名,博士生與碩士生導師共207名。 醫療技術方面。長期以來,醫院致力于臨床高新技術培育,創新性開展3D打印缺損修復、異種皮移植、心腎聯合移植、移動MRI等國際、國內領先的臨床新技術30項。現已形成了燒(創)傷、消化系疾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病、運動損傷與康復、臨床檢驗與病理精準診斷等優勢領域,培育了乳腺、關節、風濕病、新生兒重癥等專病特色,鍛造了大器官移植(心、肝、腎、多器官聯合)、全系列微創外科(各系統腹腔鏡、介入、內鏡、射頻)、干細胞與再生修復、腫瘤免疫與個體化診療、3D打印、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核心前沿醫療技術。 教學培養方面。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授權點32個,為臨床醫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牽頭單位),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授權點34個),博士后流動站7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8個,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個。建成全軍首個臨床技能模擬培訓中心,獲批國際災難生命支持課程培訓基地、國家級災害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榮獲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特等獎,全國護理本科臨床技能競賽一等獎。參與編寫國家級規劃教材27部。 科技創新方面。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研平臺3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平臺25個。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命科學領域第一個重大項目、國家“97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軍隊重大項目等在內的課題3000余項,年獲科研經費超億元。在軍事、臨床和基礎三大領域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占全校3/7),二等獎15項,省部級一等獎以上成果50項。近年來,發表影響因子10分以上原創性論著70篇,20分以上原創性論著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單位在《Nature》、《Science》主刊發表原創性論著2篇。主辦亞洲唯一燒傷領域期刊《Burns & Trauma》,成為年度世界燒傷專業影響因子最高的雜志。 承擔重大任務方面。參加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抗擊新冠肺炎等國內重大災害救援行動,承擔維和醫療、援利抗埃等國際重大醫療救援任務,遂行“合作精神-2012”、“聯合救援-2016”、“核救—2019”、“生防堅盾—2019”等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圓滿完成國家和軍隊賦予的光榮使命。承擔埃塞俄比亞國防軍總醫院與國防大學附屬醫院海外援建任務,受到廣泛贊譽。同時承擔國家與軍隊指令性幫扶任務,精準幫扶幫帶軍地10家醫院,為邊防官兵和老少邊窮地區百姓提供人民軍醫的優質醫療服務,全面打造軍民融合一流服務品牌。...[詳細]
聯系電話

023-65318301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重慶市沙坪壩區高灘巖正街30號

醫生團隊
  • 王春又[住院醫師]

    醫生擅長

    痤瘡、銀屑病、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接觸性皮炎、濕疹、藥疹)、性病(如尖銳濕疣、梅毒)等常見病...詳情

    從業經歷
    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詳情
  • 黃慧[住院醫師]

    醫生擅長

    皮膚腫瘤及皮膚美容外科學。...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黃義森[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皮膚科常見病的診治。...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游弋[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銀屑病,各種常見皮膚病,免疫性皮膚病診治,皮膚病理...詳情

    從業經歷
    游弋,女,醫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后。 從事皮膚科專業工作13年,熟練掌握了本專業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對本專業少見疑難病也有一定的診治經驗,長期從事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擅長銀屑病、紅斑狼瘡等皮膚免疫性疾病的診治、皮膚病理及疑難皮膚病的診治等。2013年至2015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西奈山醫院Lunenfeld-Tanenbaum研究所進行博士后工作,主要從事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實驗學組委員,重慶市醫學會皮膚性病學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醫學會皮膚病學專業委員會銀屑病學組副組長,《中國麻風皮膚病學》雜志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以第一作者在國外SCI期刊發表論文7篇(總影響因子16.5分),中文論文10篇,參編專著4部,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詳情
  • 張婉[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診治皮膚科相關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 鐘白玉[]

    醫生擅長

    擅長皮膚病理、醫學真菌、性傳播疾病、過敏原檢測等實驗室診斷技術。...詳情

    從業經歷
    鐘白玉,男,副主任技師,漢族,1958年出生,四川鄰水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的基本操作技能 較為了解本專業國內外最新學術動態,擅長皮膚病理、醫學真菌、性傳播疾病、過敏原檢測等實驗室診斷技術。 1976年入伍,1978年考入第三軍醫大學技術員隊。80年畢業留校后,歷任第一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技師、主管技師、副主任技師。任重慶市制冷學會(冷凍醫療專委會)常務理事。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1項(主要完成人);參編專著1部,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主要完成人);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主要完成人)。以第一作者在統計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6篇。參加工作近30余年來,共完成皮膚病理40000余例,在國內率先開展硬脂酸-石蠟一步法制片技術,所制切片參加全國皮膚病理質量評比先后獲優秀切片獎4次,并開展了有關過敏原檢測等多項新的實驗室診斷技術。1996年獲醫院“八五”科技先進個人、2000年榮獲醫院優秀黨員、2005年榮獲學校“教輔明星”、2006年榮獲學校“十佳安全員”榮譽。...詳情
  • 蔣安[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皮膚病,如銀屑病、濕疹、蕁麻疹等。...詳情

    從業經歷
    蔣安,男,主治醫師,碩士,1981年生,四川成都人,2005年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2008年取得中醫外科學(皮膚性病學方向)碩士學位。方向: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皮膚病,如銀屑病 濕疹等。發表論文2篇。...詳情
  • 程良金[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程良金,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1957年出生,1975年8月入伍。從事皮膚病專業20年。激光專委會委員,以副主編參編專著《皮膚性病護理學》一本。以第一作者發表相關論文10余篇。主要從事色素性皮膚病診治、皮膚病激光治療。開展激光Qs755治療眶周黑斑及治療太田痣、CO2激光眼袋成形術、超脈沖CO2激光皮膚磨削術、YAG激光治療腋臭等新技術新業務數項。...詳情

    從業經歷
    程良金,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1957年出生,1975年8月入伍。從事皮膚病專業20年。激光專委會委員,以副主編參編專著《皮膚性病護理學》一本。以第一作者發表相關論文10余篇。主要從事色素性皮膚病診治、皮膚病激光治療。開展激光Qs755治療眶周黑斑及治療太田痣、CO2激光眼袋成形術、超脈沖CO2激光皮膚磨削術、YAG激光治療腋臭等新技術新業務數項。...詳情
  • 余佳[]

    醫生擅長

    擅長痤瘡、皮炎、濕疹、體癬、銀屑病、性病及結締組織病的診治...詳情

    從業經歷
    余佳,女,主治醫師,醫學碩士,2002年進入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七年制學習,2009年獲得皮膚病與性病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皮膚病理及皮膚腫瘤。系統全面掌握皮膚科基礎和臨床知識,擅長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的診斷和治療。參與編寫《皮膚科疑難病例精粹》、《皮膚病理學》等專著兩部,發表中文論文4篇,SCl文章2篇...詳情
  • 鐘華[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痤瘡、面部皮炎、銀屑病、紅斑狼瘡、濕疹、蕁麻疹、藥疹等皮膚病。...詳情

    從業經歷
    鐘華,女,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過敏性疾病的診治。從事皮膚科臨床工作16年,接診患者約十萬人次。目前擔任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變態反應學組委員兼秘書、重慶市醫學會過敏反應專委會委員等多項學術職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專著9部。開設有微信公眾號:pifukezhonghua,旨在做負責任的醫學科普,傳遞有溫度的醫院故事。...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乱码| 小雪老师又嫩又紧的|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日本高清xxxxx|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a级黄色片网站|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偷窥欧美wc经典tv|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操|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99亚洲精品视频|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中国jizz日本| 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特黄大片aaaaa毛片|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人体大胆做受免费视频| 窈窕淑女在线观看免费韩剧| 午夜理伦三级播放|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在线大片|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2021|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