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

三級甲等
  •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
醫院名稱: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所院”)成立于1957年,由中國血液學創始人鄧家棟教授創建,上世紀70年代遷往四川,1982年重新遷回天津。所院是全國唯一三級甲等血液病專科醫院,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集醫療、科研、教學、產業于一體的國家級科研型血液病專業醫療機構。目前,所院共有在職職工1361人,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209人(數據截至2022年1月),擁有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在內的六大國家級平臺。同時也是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教育部內科學(血液病)、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藥物藥理學、細胞分子生物學的全國重點學科點。所院緊密圍繞基礎與臨床結合的特點,堅持“科學問題源于臨床,科研成果服務患者”的鮮明導向,整合優勢資源,圍繞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合理調整組織架構,凝練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緊密結合并具有引領性的研究方向,搭建由基礎研究單元(22個)、臨床中心與相關科室為主體,綜合管理部門、臨床研究部門、信息與資源中心、技術平臺等為支撐的組織架構,權責明晰、高效運轉,為血液學科技創新核心基地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院作為三級甲等專科醫院,目前共有床位795張,設有貧血診療中心、白血病診療中心、血栓止血診療中心、干細胞移植中心、淋巴瘤診療中心、MDS診療中心、兒童血液病診療中心、綜合診療中心、再生醫學診療中心、血液病急救中心、重癥醫學診療中心,血液病理診斷中心和臨床檢測中心,專科齊全,年診療人次突破20萬,是國內血液病診斷和治療的頂尖機構,2010年-2021年連續12年獲得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血液學)第一名。所院以血液病護理專科作為特色,較早啟動了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先后榮獲天津市衛生系統“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先進單位和首批掛牌的“優質護理服務醫院”。所院自成立以來,累計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10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級課題460項,省部級課題350余項。目前,所院在研課題292項,在研經費約2.3億元。已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成果獎109項,其中國家級獎24項,授權發明專利67項,出版專著103部,SCI收錄論文共1238篇(數據截至2021年11月)。創辦《中華血液學雜志》,依托于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辦的英文期刊《Blood Science》被DOAJ數據庫收錄并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自評選起,已連續8年獲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榜(血液病學)第一名。北京協和醫學院是財政部6所“小規模特色高校”試點學校之一,所院作為北京協和醫學院的下屬二級所院,培養高、精、尖碩、博士研究生,目前設有6個碩士點,5個博士點,1個博士后流動站,現有碩士生導師44人、博士生導師37人,并承擔研究生臨床教學及實習的任務。自建所以來共計培養研究生1049名,其中博士生530名,碩士生519名,每年平均約為300名進修生提供進修培養(數據截至2022年1月)。所院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創制并不斷發展HI系列抗體及其應用,部分成果已成功實現技術轉讓。所院自完成我國第一例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以來,持續深耕于干細胞存儲、規模化制備及規范標準建立領域,創立干細胞技術應用轉化的“天津模式”,依托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等國家平臺,鑄就中國干細胞產業鏈和產業群。同時,所院堅持國際化發展路線,與國際知名學術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成立多個國際合作中心,搭建高端人才培養交流平臺,極大促進血液腫瘤發病機理,疾病治療藥物研究及疾病診療技術水平提升,顯著推進了我國血液學研究國際化進程。近年來,所院迎來新的戰略發展機遇。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重要指示,貫徹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促成天津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簽署《共建中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合作協議》,充分借助和發揮院校作為國家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的領銜與輻射帶動作用,對標國際醫學中心和國家實驗室,高標準布局建設醫學中心、醫學研究創新中心、醫學教育中心和健康產業中心四大板塊。面對新百年,我們將把握新的歷史機遇,繼續弘揚協和精神,全面升級所院以海光寺院區為主體,向東向南 “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立足北京,依托天津基地,著力打造集醫療、科研、教育和健康產業于一體的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區域性(天津)核心基地,積極謀劃醫學研究與醫學教育的新篇章。...[詳細]
聯系電話

022-23909083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288號

醫生團隊
  • 齊軍元[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擅長以下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淋巴瘤、骨髓瘤、各種白血病、貧血、出血、疑難雜癥(Castleman病、轉移瘤、戈謝病、組織細胞增生癥X、噬血細胞綜合癥)。擅長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的個體化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齊軍元,男,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1990年畢業于山東醫科大學,獲學士學位。1995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獲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血液病醫院,獲醫學博士學位。2000年7月至2005年8月間,先后在法國醫學與衛生研究院的正常與白血病性造血實驗室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UCSD)的分子生物學系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9月回國,繼續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內科工作至今。臨床以血液專科(貧血、出血性疾病和淋巴瘤、骨髓瘤及各種白血病)及大內科各專業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見長。掌握血液系統疾病的精確診斷,以及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整體治療方案制定、預后分層和個體化治療的具體實施。確診多個疑難病例,如以血液系統改變為突出表現的非血液系統疾患(如結締組織病、內分泌和呼吸系統疾病等)。直接負責搶救了多例危重病人,包括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嚴重肺部感染、敗血癥、感染性休克、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腦出血、DIC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院外會診多例疑難、復雜病例,如外傷或術后出凝血異常、貧血、血液腫瘤等。在國內首次報告7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并獲得性血紅蛋白H病患者,并在國際上首次用單個細胞凝膠電泳技術(SCGE)證實范可尼貧血患者染色體斷裂。2000至2005年在國外做基礎研究期間,主要工作是尋找新的急性髓性白血病分化誘導劑,探討CD44單抗誘導急性髓性白血病分化的機理,以及后者對不同白血病干、祖細胞和終末細胞亞群的作用。國外進修學習前,研究生期間的研究工作包括血液系統腫瘤的多藥耐藥及血友病甲的產前診斷。目前獨立申請獲得的研究資助項目包括:天津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干細胞研究,教育部高校博士點新教師基金資助的造血干細胞研究。另外在我院獲得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成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綜合診治”中負責微小殘留病變檢測的研究;是衛生部臨床重點學科項目和天津科技支撐項目關于多發性骨髓瘤分層治療的研究課題組的主要成員。迄今,已經和待發表的中文和英文論文17篇,參與7部論著編寫,并在健康雜志上發表健康常識性文章1篇,在健康報發表科普性血液病知識性文章2篇,為中國醫學論壇報撰寫國際會議報道1篇。...詳情
  • 趙耀中[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的診斷及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趙耀中,男,主任醫師,從事血液病的臨床診療和科研工作,尤其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方面,尤為突出,其急性白血病治療的完全緩解率達80%,有許多患者得到長期生存或治愈。采用綜合方法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3年無病生存達90%,5年生存達80%。在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格列衛治療方面經驗豐富,慢性期患者的完全血液學緩解達98%,一年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達75%。同時對淋巴瘤及骨髓瘤的化療及造血干細胞移植有豐富的經驗,并取得良好的成績。主要參與和主持了多項臨床科研工作,特別是在新藥的臨床試驗方面經驗豐富,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業績。參與編寫血液學專著4部,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詳情
  • 邱錄貴[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從事血液病臨床和基礎研究30余年,是我國淋巴瘤領域的主要學科帶頭人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淋巴系統腫瘤的分子發病機制與有效治療策略,造血干細胞移植臨床與相關基礎。...詳情

    從業經歷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衛健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淋巴瘤診療中心主任,國際骨髓瘤學會(IMS)會員委員會委員,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專家委員會成員,《Blood Advances》雜志編委,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會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淋巴瘤研究聯盟副主席,整合醫師協會血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血液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津臍帶血干細胞庫技術主任,《中華血液學雜志》等6種核心期刊編委。邱錄貴主任從事血液病臨床和基礎研究30余年,是我國淋巴瘤領域的主要學科帶頭人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淋巴系統腫瘤的分子發病機制與有效治療策略,造血干細胞移植臨床與相關基礎。...詳情
  • 李洪強[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各種急慢性白血病...詳情

    從業經歷
    李洪強,男,副主任醫師,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工作,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學位。工作以來,從事血液系統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工作近二十年,先后在門急診、紅細胞疾病、白細胞疾病、造血干細胞移植、出凝血等多個科室工作,對各種血液系統疾病診斷治療以及各種嚴重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出凝血系統疾病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診斷治療。參與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研究及臨床試驗項目研究,發表論文30余篇,參與編寫血液學專著3部,作為參加人曾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為中華醫學會會員。...詳情
  • 張莉[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副主任醫師 擅長:各類血液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擅長各類貧血性疾病,特別是疑難及重癥貧血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張莉,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1994年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長期從事血液內科臨床工作,現主要從事血液病紅細胞疾病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對于紅細胞疾病的主要病種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以及少見疑難紅細胞疾病有相對豐富的臨床經驗。...詳情
  • 劉曉帆[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出凝血的研究與診治等...詳情

    從業經歷
    劉曉帆,副主任醫師。從事臨床工作近20年,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血液系統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目前專注于血栓與出凝血疾病的基礎與臨床工作,主要包括:血小板數量及功能異常疾病,凝血因子缺陷、病理性抗凝物質、纖維蛋白異常等因素導致出血性疾病,易栓癥,各種疾病中的止凝血異常。對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采用個體化治療,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門診時間:周四下午...詳情
  • 張靜[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血液內科常見病的診治...詳情

    從業經歷
    張靜,副主任醫師。多年從事關于再生障礙性、溶血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疾病的診治,積累了很多臨床經驗,對以上疾病均有獨到見解。 門診時間:周四下午...詳情
  • 張磊[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各類血小板減少、血小板增多、先天性血小板功能障礙性疾病及各類獲得性和先天性出凝血因子缺乏等血液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張磊,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協和學者”特聘教授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止血與血栓組委員,中華血液學雜志通訊編委。 2004年畢業于中國和協醫科大學并獲博士學位,同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工作,2006年10月至11月赴美國費城托馬斯杰弗遜大學醫學院進修;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赴匹茲堡醫學中心做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減少和凝血因子疾病診斷及治療工作。 承擔科技部863課題1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3項,協和青年基金2項Bayer Hemophilia Award (Clinical scholarship award ),2016年協和創新團隊和2016年天津市創新團隊,發表文章56篇并參編論著3部。 獲國家級獎1項: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省部級獎4項:2011年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0年天津市科技技術發明三等獎,2007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6年天津市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詳情
  • 魏輝[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各類白血病,作為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中國診療指南(2017年版)的執筆者,對急性白血病的治療理念有著深入的理解和認識...詳情

    從業經歷
    魏輝。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中國診療指南(2017年版)執筆者。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血液學雜志》通訊編委,JHO等雜志審稿專家。 2006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博士學位。2010至2013年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進修學習 主要從事白血病的臨床診療和研究工作。在PNAS、JHIO、JBC雜志等發表研究論文。獲得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后承擔自然科學基金及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基金資助。參與多項急性白血病的靶向治療研究。...詳情
  • 李睿[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多發性骨髓瘤等惡性白血病的診斷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李睿,男,副主任醫師。1992年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醫療系,同年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內科從事臨床工作,2006年調到醫務處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從事臨床工作近20年,畢業后先后在血液病醫院門急診、紅細胞疾病、白細胞疾病、造血干細胞移植科等多個科室擔任主治醫師,對各種血液系統疾病診斷治療以及各種嚴重并發癥的診斷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參與多項臨床科研和藥物臨床試驗研究工作,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參與編寫血液學專著5部。現為天津市感染學會,中國醫院協會成員。...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91福利小视频| 在线你懂的网站|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性bbwbbw|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苍井苍空A免费井线在线观看| 黄色三级电影免费观看| 美女美女高清毛片视频| 青娱乐在线播放|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欧美性xxxx极品hd欧美风情|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 国产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np视频|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一本之道无吗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97精品在线播放| 蜜中蜜3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无线码在线观看| 搡女人免费的视频|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卡1卡2卡3卡4卡5免费视频|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一道本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 | 一级毛片人与动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