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洲(1966--),主任醫師、教授、內科學博士、留美博士后、內科學博士生導師、護理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助理。2000年4月-2005年12月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9月-2003年4月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助理(掛職);2004年11月-2012年12月任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副主任兼感染科主任。2012年12月份至今任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 業務擅長:發熱待查;抗菌藥物合理應用;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呼吸系統感染;結核、肝炎、艾滋病、寄生蟲等感染性疾病的診治。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發表各類論文380余篇,其中在SCI引用雜志包括《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AIDS》、《Plos one》、《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發表論著100余篇;已主編專業參考書10本、副主編專著8部。已獲8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獲專利4項。先后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5年 “最美援外醫生”、 2014年度“影響中國”科技人物; “上海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先后榮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全國抗擊“非典”先進個人、中國醫藥科技創新人物、團中央與全國學聯“中國大學生跨世紀發展獎勵基金”;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衛生系統 “銀蛇獎”、文明職工、“創新之星”;上海市衛生局先進工作者并行政記大功一次、上海市科委“明治乳業科學獎”、上海市科普創新貢獻獎;美國肝病學會-亞太肝病學會獎、艾滋病國際倡導聯盟“精忠獎”。先后承擔:國家“十一五”、“十二五” 、“十三五”傳染病重大專項、 “十二五”新藥創制平臺、“863”、“973”(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五項);美國蓋茨基金、美國NIH項目(二項);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衛計委、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衛計委“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二項)、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等30余項科研課題;負責中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艾滋病專業組與I期)的研究項目。 學術任職:世界衛生組織臨床專家組專家、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衛生計生委艾滋病、流感、埃博拉出血熱、黃熱病、寨卡病毒病、感染病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成員;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衛生計生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臨床醫學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臨床類別試題開發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衛生計生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傳染病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兼艾滋病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專業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衛生學分會臨床與預防學組委員;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傳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委員;中國藥學會藥物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艾滋病臨床試驗聯盟召集人、長江三角洲艾滋病診治協作網召集人;上海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預防醫學會衛生專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及艾滋病性病防治專業委員會理事兼副主任委員、上海市藥學會理事兼藥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微生物學會醫學真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新發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呼吸感染防治研究基地副主任;上海市健康管理研究會理事兼體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艾滋病診療中心主任、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組長、上海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市流感、埃博拉、黃熱病、寨卡病毒病臨床專家組組長;上海市首批名醫演講團成員、上海市紅十字會理事、上海市應急專家庫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人類健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重點實驗室課題負責人;國際艾滋病學會會員、美國感染病與艾滋病學會會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艾滋病專業委員會理事等。 參加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溫州大學的教學工作。作為班主任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開設《新發傳染病》課程;在復旦大學開設《AIDS》、同濟大學開設《Infectious Diseases》全英文課程。承擔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省級艾滋病師資培訓班、兩項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擔任《AIDS中文版》、《公共衛生信息》雜志主編;《Rad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診斷學理論與實......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