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醫院名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屬(管)醫院,創建于1835年,是我國第一家西醫醫院,中國西醫學和西醫教育的發源地,至今已有186年歷史。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曾以“逸仙”之名在此學醫并從事革命運動。醫院屢創祖國西醫史上多個第一,如:第一例眼疾手術、卵巢切除術、膀胱取石術、乙醚麻醉術、病理解剖術,第一張X光片,第一本中國醫學雜志,第一間西醫學堂,第一位中國醫學留學生等。解放后,一批全國著名的醫學家、醫學教育家如林樹模、陳耀真、謝志光、鐘世藩、秦光煜、陳心陶、周壽愷、毛文書、陳國楨等投身這里,培養了大批醫學人才,使其成為祖國西醫學的人才搖籃,為中國醫學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百年傳承,醫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目前,醫院共有三個院區,一個門診部,包括:北院區、南院區、深汕院區(深汕中心醫院)及南校園門診部。花都院區正在建設中,海珠灣院區正在籌建中。 醫院現有職工逾450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萬人計劃入選者2人,國家杰青6人,國家優青4人,國家級海外人才引進計劃7人。正高級職稱210人,副高級職稱342余人。在職博士生導師149人,碩士生導師300人;現有國家級學會、協會正副主委 31 人次,省級學會/協會主任委員22位。 近年來,醫院各項醫療業務量持續增長,醫療工作效率穩步提升。醫院編制床位3000余張,年總診療量逾302萬人次,手術例數逾8.5萬,年出院病人逾11.5萬人次。醫院擁有內科學(腎病、內分泌與代謝病)、外科學(普外)、神經病學、腫瘤學、耳鼻咽喉學、眼科學7個國家重點學科;內分泌科、口腔頜面外科、地方病科(兒科血液)、普通外科、泌尿外科、急診醫學科、腫瘤科、婦科、骨科、心血管內科、耳鼻咽喉科共11個專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腫瘤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腎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婦科、產科、兒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康復科、急診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皮膚科、醫學影像科、臨床護理等23個專科為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醫院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第二批重點建設醫院、國家腫瘤學疑難疾病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同時具備心、肺、肝、腎四個大器官移植資質,成立了精準腫瘤治療中心、多學科協作診療會診中心(含MDT會診中心、疑難病會診中心、遠程會診中心)等,充分彰顯了醫院臨床專科的強大實力。 作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以打造“一流研究型醫院”為目標,近年來學科實力顯著攀升,2020年進入全球研究型醫院百強,連續四年“自然指數”位居全國前10名。院長宋爾衛教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醫院以學科建設為核心,以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為抓手,是中山大學“臨床醫學”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擁有“長非編碼RNA與重大疾病”國家級示范型國際合作基地,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靶向腫瘤及其微環境創新藥物臨床研究評價技術平臺”,并被納入國家疑難疾病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分級協同診療創新體系建設、“廣東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醫院,同時擁有廣東省惡性腫瘤表觀遺傳與基因調控重點實驗室等省部、廳局級平臺18個。醫院瞄準臨床科學問題,圍繞疾病發生發展機制及防診治技術規范突破,開展基礎、應用基礎、轉化醫學的全鏈條研究,在腫瘤微環境、RNA醫學方面的研究處于國際領跑地位,在干細胞、免疫細胞方面的臨床研究位居國內前列。醫院承擔各級研究任務的能力突出,年度科研經費逾2.2億元,項目數和資助額度穩居廣東省三甲醫院前列,已獲批的標志性項目有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創新研究群體、國家自然重大項目等。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如《Cell》、《J Clin Immunol》、《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Cell Res》、《Cancer Res》、《 Hepatology》等,成果曾入選“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教育部2008年和2018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一批科技成果獎。 醫院創立的博濟醫學堂為我國最早的西醫學校,為醫院的教學事業的發端。在百年傳承的教學傳統的基礎上,醫院形成了“名人情懷、名師傳授、名家督導”的“嶺南教學特色”。醫院始終堅持將深厚的醫院歷史文化沉淀、孫中山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前輩高尚的醫德醫風融入教學活動之中,教育學生、激勵學生;牢牢堅持周壽愷教授所創立的“三基三嚴”臨床醫學教學理念;不斷弘揚“名師帶教”品牌,以老前輩們的風范來影響學生,使學生不僅掌握先進的醫療知識技術,更具有良好的醫者風范。醫院每年承擔著10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85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和500余名進修生的管理及培養任務,是......[詳細]
聯系電話

020-81332199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沿江西路107號

醫生團隊
  • 袁翠萍[]

    醫生擅長

    暫無介紹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 ...詳情
  • 王曉藝[]

    醫生擅長

    擅長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甲亢、甲狀腺炎、痛風、骨質疏松、肥胖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疾病的診治。 ...詳情

    從業經歷
    女,主治醫師,擅長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甲亢、甲狀腺炎、痛風、骨質疏松、肥胖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疾病的診治。 ...詳情
  • 曾憲平[]

    醫生擅長

    貧血、出血、血液腫瘤性病癥及內科疑難病癥 ...詳情

    從業經歷
    曾憲平(已退休),男,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1945年出生,1970年中山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主要研究方向:血液系統疾病。從醫30余年,對貧血、出血、血液腫瘤性病癥及內科疑難病癥有豐富實踐經驗。 ...詳情
  • 張一弛[]

    醫生擅長

    暫無信息 ...詳情

    從業經歷
    醫師 ...詳情
  • 李玉希[]

    醫生擅長

    暫無介紹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 ...詳情
  • 張立伐[]

    醫生擅長

    擅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各類發熱性疾病及腹瀉等感染性疾病的診治,尤其在肝病的診治方面有獨到的豐富經驗 ...詳情

    從業經歷
    張立伐,男,主任醫師,教授,中山大學附屬二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我國知名傳染病專家。國家規劃教材、衛生部統編五年制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傳染病學》(第六版)編委,中國醫師協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分會全國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肝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會常委,廣東省中醫學會疑難雜癥委員會常委。1995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獲傳染病學博士學位,隨后兩年于日本國立微生物病研究所及大阪大學微生物教研室從事病毒性肝炎等微生物疾病的研究。 從事病毒性肝炎等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教學及研究工作近三十年,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肝炎病毒感染與肝細胞癌關系的免疫組化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因肝炎肝硬化研究方面的突出建樹,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獎勵,編寫《傳染病學》、《熱帶醫學》、《現代感染性疾病與傳染病學》、《實用肝臟病學》、《病毒性肝炎研究》及編譯《英漢分子生物學詞典》等多部專著,培養了一大批感染病學研究生,許多目前已成長為我省各大醫院感染病診療一線的業務骨干。擅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各類發熱性疾病及腹瀉等感染性疾病的診治,尤其在肝病的診治方面有獨到的豐富經驗,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0名。 ...詳情
  • 劉尚禮[]

    醫生擅長

    小兒骨科,脊柱外科特別是脊柱側凸的三維矯正、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腫瘤等方面有極高的造詣 ...詳情

    從業經歷
    劉尚禮,男,主任醫師,教授,原骨科部主任,孫逸仙脊柱中心主任,碩士導師,博士和博士后導師,外科主任導師,1943年出生,廣東省惠州市人。兼任廣東省醫學會骨科分會名譽會長;第六屆廣東省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第七屆常委、微創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分會第一屆常委;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副會長;中南六省骨科協作組組長;中國康復學會骨科和風濕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脊柱非融合技術學組組長;廣東省康復學會骨關節與風濕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骨科雜志》、《中華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雜志》、《中華創傷骨科雜志》、《脊柱外科雜志》、《中國脊柱脊髓損傷雜志》、《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等多種刊物擔任編委、常務編委、副主編或顧問等職務。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科長、副院長、黨委書記、大外科主任,中央保健局專家等。     已獲得多種科研基金,包括國家級、省級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基金、國家教委基金、博士后基金等二十多項。已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從1991年后就分另在美國《Bone and Joint Surgery》、《Clinical Orthopaedic and Relative Research》、和歐洲《Orthopaedica Scandinovica》著名雜志發表論文。論文曾獲1993年廣東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第一名。主編教科書4部并參加國內多部骨科教科書的編寫。科研成果豐碩,曾榮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等十多項省部委以上獎項。并獲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骨科客座教授、美國南伊州大學客座教授稱號。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 ...詳情
  • 李晶[]

    醫生擅長

    1.子宮肌瘤、宮頸癌前病變(CIN)、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良惡性腫瘤(畸胎瘤、卵巢巧克力囊腫、卵巢癌)的手術治療。熟練完成婦科腹腔鏡,包括單孔腔鏡,宮腔鏡和開腹手術。2.年輕女性內膜癌保留生育能力(保留子宮和卵巢)的治療和患者管理,目前協助治療和隨訪患者數已超過100例,病變緩解率達到80%,緩解患者中的妊娠率達到40%。3.年輕女性盆腔腫物、附件腫物包括卵巢腫物保留生育功能的處理。4.乳腺癌患者的內膜評估和保護。 ...詳情

    從業經歷
    本科畢業于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后一直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學習、培訓,目前已獲得婦產科學博士學位并受聘于該院婦產科,主要從事婦科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癌前病變的綜合診療。 ...詳情
  • 周力學[]

    醫生擅長

    各種不孕癥、月經失調、痛經、多囊卵巢、性早熟與內膜異位癥的診治、各種人工授精等助孕技術;產前超聲診斷、婦科超聲及婦科B超下介入治療各種婦科囊腫 ...詳情

    從業經歷
    周力學,男,主任醫師,教授,婦產科超聲專科主任,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婦產科臨床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1983年起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擅長各種不孕癥、月經失調、痛經、多囊卵巢、性早熟與內膜異位癥的診治、各種人工授精等助孕技術;產前超聲診斷、婦科超聲及婦科B超下介入治療各種婦科囊腫。 社會兼職: 廣東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 廣東省產前(超聲)診斷專家組成員 廣州市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超聲篩查專家組成員 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項目協作組成員 中華婦產科學會學會廣東分會會員 中山大學特邀監察員 中山大學評標專家 Th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特邀審稿專家 個人榮譽: 2003年獲中山大學“抗擊非典先進個人”稱號。2008年獲中山大學“解放思想促發展,建言獻策比貢獻”先進個人稱號。 ...詳情
  • 張悅[]

    醫生擅長

    以手法及中西醫結合治療脊柱病變引起頸、肩、腰、腿、膝痛及相關疾病,以及外傷所致的骨折、脫位、傷筋等疾病 ...詳情

    從業經歷
    張悅,男,主治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骨傷專業本科畢業,從事臨床骨科醫療工作十年,具有骨科醫師綜合診治水平及扎實的理論基礎,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骨傷科治療手法技巧,擅長以手法及中西醫結合治療脊柱病變引起頸、肩、腰、腿、膝痛及相關疾病,以及外傷所致的骨折、脫位、傷筋等疾病,撰寫有關學術論文10余篇,參加國內學術交流大會,多次獲獎,并在國內多家學術刊物上發表。 ...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五月开心播播网|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欧美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 |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你懂的在线播放| 美女吸乳羞羞漫画|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33333在线亚洲|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caoporn地址|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影院|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 免费在线观看一级毛片| 美女私密无遮挡网站视频|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禁在线观看| 国产盗摄女厕美女嘘嘘在线观看| 2021麻豆剧果冻传媒入口永久| 在线看欧美三级中文经典| yy111111影院理论大片| 成年在线网站免费观看无广告|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一级片|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最新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 亚洲性无码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