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偉,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 專業特長:難治性抑郁癥、雙相障礙、焦慮障礙的診治。 198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醫學院(原浙江醫科大學)醫療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原湖南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1991年~1993年獲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在美國哈佛醫學院McLean醫院和麻省精神衛生中心深造,獲博士后職位。1996年入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精神科至今。現任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理事,精神病學和精神衛生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西部精神醫學協會重性精神障礙專業委員會常委,《美國精神病學雜志中文版》常務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心理學通訊》雜志編輯部主任,《中華精神科雜志》及《General Psychiatry》等多本雜志編委。 曾擔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精神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精神衛生學系副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精神科副主任,《上海精神醫學》雜志常務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等職。曾任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命審題委員會委員、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教育與培訓臨時顧問、環太平洋地區精神病學家協會(PRCP)會員,國際雙相障礙學會(ISBD)會員等。曾任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委員、中華精神科學會上海分會委員、上海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等。全國高等學校5年制臨床醫學專業規劃教材《精神病學》編委,上海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評審委員會學科組成員,上海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理事及醫務分會副秘書長。 王立偉醫生長期工作在臨床第一線,從事成人普通精神科、器質性精神病和聯絡會診精神病學以及心理咨詢工作。 王立偉醫生長期在醫學院的附屬醫院工作,承擔著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療系、預防醫學系、衛生管理學、法醫學、護理系等本科、7年制及8年制以及MBBS留學生班的《精神醫學》和《醫學心理學》教學任務。同時還參與多項衛生部的繼續教育培訓項目。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8名,作為導師組成員協助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0名。 王立偉醫生在國外進修學習期間,曾主攻Alzheimer病的神經病理學及生化機制的研究。近來主要致力于難治性抑郁癥和雙相障礙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主持研究課題近10余項,在國內率先開展抑郁癥的5-HT6受體基因多態性、精神分裂癥及抗精神病藥物與糖尿病的關系、抑郁癥的血管性因素以及血管性抑郁癥的臨床特征與預后、中藥輔助治療老年雙相抑郁癥等研究。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0余篇,SCI論文10余篇。參加《實用內科學》(第11~14版)等多部專著的編寫。 他撰寫的論文“噻奈普汀與阿米替林治療抑郁癥的對照研究”、“抑郁癥新療法-跨顱磁刺激”和“加用氟西汀對氯氮平療效及血濃度的影響”等獲優秀論文獎。參與的“情感障礙臨床亞型、診斷分類及發病因素的系列研究”獲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還參加了《中國精神衛生報告》(英文版)的編寫,并多次承擔衛生部全國精神科醫生和綜合醫院醫生的精神衛生培訓項目。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