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珠(1921.1.15),女,(已退休) 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白族,上海市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中心醫生,現已退休,1941年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獲理學士學位;1944年畢業于圣約翰大學醫學院,獲學醫學博士學位;1946年至1951年間分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霍布金斯醫學院、美國紐約醫院、英國倫敦瑪麗居里醫院等先后從事婦產科內分泌、病理學和腫瘤學臨床和研究以及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工作,于1950年通過英國國家考試,獲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文憑。1951年回國后,任上海圣約翰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副教授。1952年調入北京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1958年北京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創建,任婦產科主任至1984年,率先在北京醫科大學用英文授課。1955年開始指導第一批婦產科研究生,文革前畢業4名。1982年晉升為教授,1984年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共培養碩士9名,博士10名。1989年為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近20多年來致力于婦科生殖內分泌的臨床與研究,曾開展過“早孕期子宮蛻膜的發育和孕激素受體的關系”的研究,為藥物終止早孕奠定了理論基礎;主持國家“七五”攻關課題“優生-早期胚胎的保護、保存和發育”。1988年3月18日培育出的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被譽為神州試管嬰兒之母,隨后又相繼培育了我國首例**試管嬰兒、首例凍融胚胎試管嬰兒、首例**母親試管嬰兒,并先后主辦了我國最早的三屆全國試管嬰兒學習班。同時還進行了人胚胎著床機理、人**的成熟和凋亡、竇前卵泡體外培養成熟(一種新的卵子來源)等。 主編有《中國大百科全書婦產科分冊》《婦產科經驗教訓101例》《臨床生殖內分泌與不孕癥》,參加編寫《臨床婦產科學》及《人類生殖調節圖譜》、《中華婦產科》等多部著作。1991-1995年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副理事長,現任顧問,任中華婦產科雜志副主編,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編委。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1979年)、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1983年)、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1988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全國科技進步二等獎(1989年)(第一完成者)、北京醫科大學“桃李獎”(1989年)、全國優秀歸國僑眷知識分子(1989年)、北京市歸僑先進工作者(1990年)、北京市“五一”先進工作者(1995年)、衛生部科技進步獎(1990年及1996年)等獎勵和榮譽。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