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巍
兒科 骨科 兒童骨科
醫生介紹
1985年畢業于原西安醫科大學醫療系,專業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豐富,能熟練應用新技術,新療法開展骨科常見病及疑難病癥的診斷與治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掌握骨科及邊緣交叉學科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與進展,在脊髓與周圍神經損傷基因治療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該研究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主持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三項。率先在國內開展頸椎動脈外膜剝離術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及多節段減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臨床上取得滿意療效。優勢專業是脊柱外科,包括寰樞椎陳舊性脫位、寰樞椎外傷、脊柱側彎畸形、頸椎病、脊柱外傷、脊椎內固定等方面的診斷和治療,這些技術都已達到和接近國內先進水平。特別是在頸椎病的診斷及治療上居國內先進水平。特別是在頸椎病的診斷及治療上居國內領先地位。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西安市科技成果一等獎、西安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一等獎、陜西省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西安市鐵路分局科技成果一等獎等六項科技成果,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在全國推廣應用。簡要工作經歷: 1984年~1990年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畢業后留校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寶鋼醫院骨科工作; 2000年以人才引進方式調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小兒骨科。 進修學習情況: 1998年、2004年先后兩次赴法國巴黎HENRI MONDOR醫院關節外科、六大附屬HEBERE DEBERIE兒童骨科進修 科研成果及論著: 發表論文多篇,并被SCI論文收錄 所獲榮譽: 2008年受衛生部調遣參加四川抗震救災,獲得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等稱號
醫生擅長
馬瑞雪教授,1982年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曾兩次赴法國巴黎學習小兒骨科。現為骨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小兒骨科臨床工作近30年,對治療小兒骨科先天畸形、腫瘤、創傷、炎癥及疑難雜癥具有系統而堅實的基礎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對發育性髖脫位、馬蹄內翻足、脊柱腫瘤和創傷的治療有著很高的造詣,并長期進行這方面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國家重點學科等多項科研研究,培養博碩士研究生20余名,任中華小兒外科分會骨科專業組副組長;中華小兒外科分會委員,SICOT中國分會上海分會小兒骨科組組長、《中華小兒外科雜志》編委,亞太地區(APOA)小兒骨科和國際小兒骨科學會(IFPOS)委員等職。發表論文50余篇,副主編《小兒髖關節外科》和參加編寫《臨床小兒外科學》、《實用小兒外科學》、《先天畸形學》、《現代小兒腫瘤學》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