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兵主任醫師
外科
醫生介紹
學歷:醫學博士;
職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門診時間:周三上午、周四下午(華西本部)
周四上午(華西醫院上錦院區)
主攻方向:肝臟、膽道、胰腺、脾臟外科疾病的微創治療;
學術任職:1996年7月獲華西醫科大學外科學博士學位。曾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學院研修學習,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錦分院肝膽胰微創中心主任 ,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腹腔鏡與內鏡學組委員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國際外科、消化和腫瘤科醫師協會(IASGO)會員 , IASGO微創外科中國分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微創診治學組副組長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胰腺疾病分會胰腺疾病微創治療學組副組長 ,四川省醫師協會胰腺病專委會籌備組組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腹部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委員會委員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腫瘤防治胰腺癌專家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機器人與腹腔鏡外科學會委員。四川省醫師協會胰腺病專委會籌備組組長。
在國內較早開展了高難度的全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并成為該手術在國內形成第二次浪潮的先行者和推動者,目前已完成近400余例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50余例聯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2014年1月完成了全世界年齡最大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89歲高齡胰頭癌患者),并于2016年10月,彭兵教授團隊曾受巴什基爾國立醫科大學邀請,到該校開展兩臺腹腔鏡胰十二指腸手術演示。同時最早完成了我國聯合人工血管置換的門靜脈+腸系膜上靜脈切除重建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并在國際上首次完成了利用擴張肝圓韌帶作為自體血管的聯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多次參加國際及國內大型學術會議并做大會發言。
研究成果:獲2015年中國外科周“百人百部”外科手術展播證書。 先后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其中一項為課題負責人)。 主持或參加國家和省部科研課題6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和Medline收錄。
主要參編專著: 《外科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北京,參編部分章節。 《腹部外科手術要點及圍手術期處理》科學出版社,2010年,北京,參編部分章節。 主編《腹腔鏡胰腺外科手術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北京。
醫生擅長
擅長胰腺頸、體、尾部腫瘤,肝臟腫瘤,梗阻性黃疸(胰頭腫瘤,膽總管下段癌和十二指腸腫瘤),脾臟相關疾病(淋巴、血液系統相關脾臟疾病及門靜脈高壓癥所致脾大伴脾功能亢進等),肝膽管結石病和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外科微創手術治療。在國內較早開展了高難度的全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并成為該手術在國內形成第二次浪潮的先行者和推動者,目前已完成近400例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50例聯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2014年1月完成了全世界年齡最大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89歲高齡胰頭癌患者)。2016年10月,彭兵教授團隊曾受巴什基爾國立醫科大學邀請,到該校開展兩臺腹腔鏡胰十二指腸手術演示。同時最早完成了我國聯合人工血管置換的門靜脈+腸系膜上靜脈切除重建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并在國際上首次完成了利用擴張肝圓韌帶作為自體血管的聯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胰腺微創手術方面已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